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戴震:黄山走出的清代思想巨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戴震:黄山走出的清代思想巨擘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07066105627514859.html
2.
https://news.gmw.cn/2024-11/16/content_37680412.htm
3.
https://m.sohu.com/a/757022494_121107011/?pvid=000115_3w_a
4.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888177/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09281
6.
https://www.hsu.edu.cn/ef/61/c3726a192353/page.htm
7.
http://www.nopss.gov.cn/n1/2024/0201/c373410-40171254.html
8.
https://m.bilibili.com/opus/1024039534752432148
9.
https://philosophy.whu.edu.cn/info/1038/110131.htm
10.
https://readxiaomang.work/%E8%AE%BA%E5%AE%8B%E6%98%8E%E7%90%86%E5%AD%A6%E5%BD%A2%E8%80%8C%E4%B8%8A%E5%AD%A6%E7%9A%84%E8%A7%A3%E6%9E%84/

1724年,一个不平凡的思想家诞生在安徽黄山脚下的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就是戴震,字东原,一位被梁启超誉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思想巨擘。从黄山走出的戴震,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邃的思想体系,不仅在清代学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学术之路:从商贾之家到思想巨擘

戴震自幼聪慧过人,十岁就能诵读数千言。十八岁时,他随父亲来到江西南丰,并在福建邵武教书。期间,同窗程询非常器重戴震,称他为“载道器也”。二十岁时,戴震遇到了音韵学家江永,从他那里学到了广泛的知识。戴震二十二岁时完成《筹算》二卷,二十四岁时完成《考工记图注》,三十岁到三十三岁间完成一系列自然科学著作,显示了他的学术成就。

然而,戴震的学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科举是当时社会普遍的出路,戴震二十九岁始入学为秀才,四十岁才中举,后六次会试不第。尽管如此,戴震并未放弃学术追求。他在山西布政使朱珪处被聘修《汾州府志》,在墓志中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感慨。

戴震三十三岁那年,因家族纠纷被迫逃离家乡,前往京城,后在京城结识纪昀、钱大昕等人。他的《勾股割圜记》被秦惠田全文刊载,并由吴思孝刻印,他的《考工记图注》也由纪昀刻印。这些事件使戴震在京城声名鹊起。

戴震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仍留京,在吏部尚书王安国寓所为其子王念孙授读。王念孙和段玉裁成为戴震最著名的学生。他们的著作《读书杂志》、《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在清代学术史上具有卓越成就。

02

思想体系:以“道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戴震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语言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道论”哲学体系。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包含了“理”和“气”两个方面。“理”是事物的内在秩序,“气”则是物质的基础。戴震提出“道,恒赅理气”的命题,这一思想标志着他对宋明时期流行的“理学”“气学”等形上学体系的超越。

在伦理学方面,戴震提出了“分理”概念,强调“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他反对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认为“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这种以情感为基础的伦理学思想,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在自然科学领域,戴震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他在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例如,他在四库全书馆中工作时,辑出宋代张淳的《仪礼识误》三卷,把宋代李如圭的《仪礼集释》厘订为三十卷。他在校勘《水经注》时,订正了经、注之互伪,获得乾隆帝的嘉奖。

03

时代意义:批判理学,启迪近代科学

戴震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他生活在乾嘉时期,正值程朱理学占据官方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戴震对理学的批判,直指其“以理杀人”的本质。他认为,理学将“理”绝对化,忽视了人的基本情感和欲望,导致了伦理关系的异化。

戴震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分理”伦理学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他的自然科学成就则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梁启超称他为“前清学者第一人”,胡适也认为他是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之一。

04

结语:从黄山走出的思想巨擘

戴震的一生,是追求真理、探索知识的一生。他从黄山脚下走出,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清代学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思想体系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学术研究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戴震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不在于科举功名,而在于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对真理的深刻洞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