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理苍山洱海:美景如何永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理苍山洱海:美景如何永续?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2FNZ00
2.
https://www.cnr.cn/yn/gstjyn/20241021/t20241021_526947837.shtml
3.
https://jkq.dali.gov.cn/dljjkfq/c107885/202501/43f1d3ac518d4a129d4a9fd53bb94eaf.shtml
4.
https://sthjt.yn.gov.cn/xxgk/read.aspx?id=239668
5.
http://yn.news.cn/20240813/7a666eca0391476a8c45fe12d217dded/c.html
6.
https://m.kunming.cn/news/c/2025-01-20/13909531.shtml
7.
http://www.yn.gov.cn/ywdt/zsdt/202501/t20250120_308549.html
8.
http://www.yn.chinanews.com.cn/news/2024/0409/76169.html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句诗描绘了大理苍山洱海的绝美风光。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片人间仙境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近年来,大理州政府和当地居民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让洱海的碧波得以永续。

01

政府主导,科技支撑:洱海保护的“大理模式”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也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为了保护这颗“高原明珠”,大理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系统、法治化的保护措施。

在科技支撑方面,大理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环科院等机构合作,组建了由张福锁、徐祖信等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建成了覆盖洱海流域的“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汇聚了约36亿条信息,为精准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法制保障方面,大理州修订完善了《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科学划定了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将流域划分为生态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和绿色发展区,构建了系统完备的法规体系。

在社会参与方面,大理州首创了洱海保护与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每月第一个星期六设为“洱海保护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环保行动。同时,通过“苍洱人才霞光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洱海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02

绿色发展,生态转型:大理的“美丽经济”之路

大理州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深入实施苍洱一体化保护治理系列三年提升行动,全力保护洱海,蓝天白云、水清岸绿、海菜花环湖开放,构成一幅大理独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农业转型方面,大理州在洱海流域建成20座污水处理厂、466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持续推进城镇截污体系提质增效和农村污水治理“建档立卡”,截污治污效能发挥日益充分,洱海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8.61%,西洱河四级坝国控断面水质实现脱劣;实施洱海入湖河流生态化治理,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洱海流域共计流转土地15.65万亩,实现绿色生态种植2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74万亩;成立“洱海有机循环工程中心”,大力推广“顺丰洱海模式”,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约14万吨;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为洱海构筑起一道物理隔离的绿色生态屏障,完成海东面山绿化5.8万亩,建成湿地4万余亩、各类库塘307座;实施洱海湖体内“草藻鱼泥”生态系统修复,持续开展鱼类增殖放流和生态调控;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洱海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通过省级审核,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在旅游发展方面,大理州充分利用洱海的生态美景,发展生态旅游。环洱海生态廊道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同时,大理州还创新推出了“旅游目的地婚礼”等文旅新业态,每年举办近5000场婚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03

从“靠水吃水”到“生态红利”:当地居民的环保实践

在大理,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环境保护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放弃传统的围塘养鱼,转而在村里承包土地开展生态种植,年收入近40万元。他说:“在科技小院师生的生态种植技术支持下,我在村里承包土地开展‘水稻+’种植,一年收入近40万元。”

顺丰环保公司的成功也是当地企业参与环保的典范。该公司从2015年的1个收集站、1个加工厂,扩展至现在的27个收集站、6个加工厂,有机废弃物年处理能力达80多万吨。公司董事长钟顺和表示:“通过对洱海流域各类型有机废弃物的应收尽收,变废为宝,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04

环保旅游,人人有责:游客的绿色行动指南

作为游客,我们也可以为洱海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小红书上的一些环保旅游建议值得参考:

  • 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建议包车游或选择公共交通,减少自驾和电动车出行。
  • 合理安排路线:避开拥堵的景点,选择环保的游览路线。
  • 选择环保住宿:优先选择有环保认证的酒店或民宿。
  • 节约用水用电:在住宿期间注意节约资源。
  • 垃圾分类:遵守当地的垃圾分类规定,不乱扔垃圾。

大理苍山洱海的美景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让这颗“高原明珠”永远璀璨夺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