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北风味》:探寻美食背后的文化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北风味》:探寻美食背后的文化密码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135818/

当我们深入探索国内南北方美食的广阔天地时,脑海中不禁会浮现出一系列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它们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地域文化的生动写照。

在北京的冬日,围炉而坐,热气腾腾的涮肉成为家庭与朋友间温情的纽带,精选的羊肉片在铜锅中翻腾,搭配芝麻酱、韭菜花等多样蘸料,每一口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与享受。

转而南下至四川,那里的火锅以其麻辣鲜香闻名遐迩,红油翻滚,辣椒与花椒的激情碰撞,让人在辣与麻的交织中体验到一种极致的快感。各式涮菜在锅中翻滚,吸收着汤汁的精华,最终化作舌尖上的一曲华丽乐章。

再谈南京,这座古城不仅历史悠久,其茶点文化亦是独树一帜。小巧精致的糕点,如绿豆糕、荷花酥等,不仅外观诱人,口感更是细腻丰富,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挑逗,让人在品尝中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温婉与雅致。

江浙一带的小笼包与饺子,则是另一番风味。小笼包皮薄馅大,汤汁丰盈,轻咬一口,汤汁四溢,鲜美无比;而饺子则以其多变的馅料和独特的包制手法,赢得了广大食客的喜爱。这些美食不仅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展现。

在天津的清晨,一碗热腾腾的嘎巴菜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早餐。这道由绿豆细条,再与卤汁、芝麻酱等调料拌制而成的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风味,成为天津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上海人则在迎接财神的日子里,有着吃馄饨的习俗馅鲜,形状似元宝,寓意着财源广进、富贵吉祥。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上海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王稼句先生选编的《南北风味》一书,不仅收录了南北方各地的经典美食,更深入挖掘了这些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在这部书中,每一道菜肴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它们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存在,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了解南北方差异、探索五味融合背后文化密码的重要途径。

其中,一篇文章讲到了北京的芝麻酱烧饼,“麦粉以本地产者为主,其为效,殆重于黑面包。四木架以砖泥砌为炉,炉有墙,口巨腹短,墙上嵌铁圈,留一口,上盖铁钲,火须文,忌烈。半酵面展为长条,技精者展薄才如纸,涂芝麻酱,酒盐,自其一端卷曲之,层累呈螺旋纹。团圆,十数列案上,栉比,以刷蘸麻酱涂其面,一面贴芝麻子,置钲上,反覆烙,半熟,启钲,移入炉墙内,盖钲灼之,发奇香。”

记得初来北京的时候,我恰好路过一家不起眼却香气四溢的烧饼店。那香气,宛如一阵突如其来的魔法,穿越了数百米的距离,直击我的感官世界——那是芝麻酱与新鲜面粉在高温下交织而成的独特烤香,浓郁而不腻,诱人至极。

寻味而至,发现顾客拍的队已呈龙摆尾式。

从那日以后,每当我再次经过这家烧饼店,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走进店内,多买上几个烧饼。这些烧饼,外皮,内里,芝麻酱的醇厚与面粉的香甜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即便是深知其热量不低,我也难以抵挡这份美味的诱惑,常常一吃就是一整天,全然不顾及热量高低。

然而,真正让我对芝麻酱烧饼产生更深层次情感与理解的,是阅读了《南北风味》一书中制作工艺的详细描述。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芝麻酱的选材与研磨、面团的发酵与揉制、火候的掌控与翻烤等关键环节,还揭示了背后所蕴含的匠心独运与辛勤付出。这些文字,让我仿佛亲眼见证了烧饼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蜕变过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份美味的来之不易。

我意识到,自己对芝麻酱烧饼的喜爱已不仅仅停留于味蕾的享受之上,更多的是对其制作工艺的敬佩与尊重。这份美味,是时间与汗水的融合,是匠人精神的凝结。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世间美好之物,皆需倾注心血与努力方能获得。正如这芝麻酱烧饼一般,虽然看似简单平凡,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与价值却远非表面所能及。

总结下来,对于美食爱好者而言,《南北风味》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不仅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更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一卷在手,便可看尽华夏之美味;一书在握,便能领略南北之风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