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滨谈骚扰电话治理:来电免打扰服务上线
张滨谈骚扰电话治理:来电免打扰服务上线
“一天接到三四个骚扰电话,号码一直在变,根本屏蔽不过来。”这是湖南益阳市民刘先生的真实经历,也是当下许多人面临的困扰。随着AI技术的发展,骚扰电话不仅数量激增,还变得更加难以防范。
骚扰电话的危害与现状
骚扰电话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从房产推销到教育培训,从保险理财到电信诈骗,骚扰电话的内容五花八门,手段层出不穷。据统计,仅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用户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的骚扰电话就达1.06亿件。
这些骚扰电话不仅让人感到厌烦,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例如,一些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模仿亲友声音进行诈骗,让人防不胜防。
“来电免打扰”服务:官方推出的防护利器
面对日益严峻的骚扰电话问题,中国移动推出了“来电免打扰”服务,这是一项由工信部指导、三大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官方防骚扰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开通这项服务:
短信开通:编辑“KTFSR”(即“开通防骚扰”的拼音首字母)发送至10086。
微信公众号设置:关注“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公众号,进入“电话防护”-“骚扰拦截设置”进行个性化配置。
该服务支持多种拦截规则,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 黑名单:拦截特定号码或号码段
- 白名单:只接收指定号码的来电
- 骚扰类型拦截:如房产中介、保险理财、诈骗电话等
- 时段拦截:设置特定时间段内自动拦截所有来电
AI技术:骚扰电话的新挑战
然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骚扰电话的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外呼系统,每天可以拨打数万通电话,且能够绕过传统拦截手段。
AI外呼系统通过“双向回呼”技术,每次都会生成不同的来电显示号码,使得用户无法通过简单的黑名单功能进行屏蔽。此外,AI语音机器人还能根据预设的话术模板,自动应答用户的问题,甚至模仿真人对话,让人难以分辨真伪。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商家还提供客户资料的售卖服务,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数据来源包括公开信息和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隐私,还为电信诈骗提供了便利。
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面对日益智能化的骚扰电话,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除了使用“来电免打扰”等官方服务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谨慎提供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在不明网站或平台留下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使用虚拟号码:在必要场合使用虚拟号码代替真实号码。
安装第三方防护软件:如腾讯手机管家、360手机卫士等,它们具有较强的骚扰电话识别能力。
及时举报:一旦发现骚扰或诈骗电话,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
利用AI技术反制:如使用智能助手接听可疑电话,通过AI与AI的对话,识别和过滤骚扰电话。
骚扰电话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技术创新和法律完善,能够彻底解决这一困扰,让人们重新享受清净的通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