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ime电话骗局频发,如何保护你的个人信息?
FaceTime电话骗局频发,如何保护你的个人信息?
近日,FaceTime电话骗局频发,不少用户因接听此类电话而下载了恶意软件,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专家建议大家在接到陌生FaceTime电话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点击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同时,定期更新手机系统和应用,使用加密通信工具如蝙蝠加密聊天,以及设置复杂的解锁密码都是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措施。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提升手机的安全防护能力,远离安全隐患。
为什么骗子盯上了FaceTime?
FaceTime原本是iPhone手机上的一个视频通话软件,用户可以通过FaceTime给亲朋好友拨打视频电话。该应用有点类似微信的视频通话功能,区别在于微信的视频通话功能需要添加对方为好友,才能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而FaceTime只需要知道对方的Apple ID或电话号码即可。
骗子之所以盯上FaceTime,主要有以下原因:
用户基数大: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中国有2.63亿人正在使用苹果iPhone手机,而每部iPhone都预装了FaceTime视屏通话应用。
使用门槛低:相比其他视频通话应用,FaceTime的使用方式更简单。只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或Apple ID,就能发起通话。
功能便利:FaceTime的同播共享功能本意是方便用户分享屏幕,但被骗子利用来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
骗局案例:FaceTime成为诈骗新渠道
居住在龙津镇的吴女士在工作时间内频繁接到来自陌生号码的FaceTime视频通话。对方告知她,她的“微信百万保障”将导致每月自动扣除800元费用,并询问她是否需要取消该服务。吴女士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希望取消此服务。随后,对方要求开启同播共享,声称将指导她如何操作。然而,在短暂的时间内,骗子通过扫码和转账等手段,转走了超过8万元的资金。
还有一些骗子伪装成公安局的办案人员,在拨通FaceTime电话后,会准确说出对方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声称对方涉嫌违法,想要洗脱嫌疑需要配合公安机关办案,进而要求下载安装某视频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随后的操作,就和骗取吴女士钱财时一样。
如何防范FaceTime骗局?
针对FaceTime的安全隐患,苹果公司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苹果公司于今年7月更新了Apple支持页面,提供了一篇名为《识别并避免社交工程欺诈,包括网络钓鱼信息、虚假支持来电和其他诈骗》的内容。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在使用苹果设备遇到电信诈骗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并分享了一些主要的诈骗形式及方法。
除了依赖苹果公司的安全更新,用户自身也需要提高警惕:
关闭不必要的FaceTime功能:如果平时不使用FaceTime,可以在设置中将其关闭。
升级到最新版iOS系统:新版本的系统往往包含更多的安全更新,能够给予用户最新、最高等级的防护。
开启Apple ID双重认证:为重要账户(如银行、电子邮件)添加额外的安全层。
不要随意接听陌生FaceTime电话:特别是那些显示为官方机构的号码,如“110”等。
不要开启同播共享功能:除非是在安全的环境下与信任的人使用。
及时报告可疑活动:如果收到可疑的FaceTime通话,可以将通话信息的截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reportfacetimefraud@apple.com。
用户案例分享:如何应对FaceTime故障?
除了防范诈骗,FaceTime的正常使用也是一大问题。有用户反映,他们的FaceTime功能突然无法使用,甚至出现了跨设备的故障。经过多方排查,发现这可能是由于运营商为应对反诈压力,屏蔽了相关验证通道所致。
解决方案包括:
重启设备:关闭再重新启动iMessage信息和FaceTime通话功能。
联系运营商:确认是否因为反诈政策导致功能被屏蔽。
更换网络环境:尝试在不同的网络下使用FaceTime。
寻求苹果官方支持:如果问题持续,可以联系Apple官方客服。
FaceTime作为iPhone的一项重要功能,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我们唯有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对技术的认知,才能减少有心之人的可乘之机。技术本身无罪,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数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