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千年古村展新颜——广州三华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赋能,千年古村展新颜——广州三华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广州花都区新华街,有一座被誉为“岭南古祠堂博物馆”的三华村。这里不仅保存着22座完好的祠堂,更以其独特的文化振兴模式,成为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走进三华村,仿佛穿越回九百年前的岭南水乡,一处处古建筑诉说着厚重的历史,一场场文化活动展现着新时代的活力。
九百年古村的新生
三华村始建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村内现存300多座明清风格的青砖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2座祠堂,这在广州乃至整个岭南地区都是罕见的。这些祠堂不仅是徐氏家族繁衍生息的见证,更承载着岭南文化的精髓。
祠堂里的文化新篇
走进三华村,你会发现这里的祠堂不再是封闭的祭祀场所,而是变成了开放的文化空间。福元徐公祠被改造成农家书屋,藏书近7000册,成为孩子们放学后的“第二课堂”。仲和徐公祠则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国学讲座、书法绘画等文化活动。集之徐公祠作为革命纪念馆,讲述着三华村的红色历史。
“绣花功夫”守护古建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近三年来,花都区投入208万元用于三华村的古建筑修缮。修缮工作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从门户、框架到砖瓦、梁架,每一处细节都力求保持原貌。这种精细的“绣花功夫”让古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文化活动点亮乡村生活
三华村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从“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到“醒狮闹元宵”,从诗词大赛到阅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村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特别是每年的“御史大王诞”民俗节,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岭南民俗文化。
古村里的现代生活
文化振兴不仅改变了三华村的面貌,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农家书屋自2023年4月启用以来,已接待读者和游客56460人次,借还图书8958册,开展阅读文化活动90场,惠及群众达31351人。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美食荟萃,古村新韵
除了文化活动,三华村周边的美食也值得一试。附近的阿华农庄以其特色菜品银鱼炒蛋和杂鱼煲闻名,新鲜的食材和地道的烹饪手法,让每一道菜都充满了家的味道。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欣赏到三华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岭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三华村的文化振兴之路,是广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通过文化赋能,这座千年古村不仅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更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未来,随着更多文化项目的落地,三华村必将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