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喜上枝头》:当舞蹈"装裱入画",丹青之境绘出无尽风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喜上枝头》:当舞蹈"装裱入画",丹青之境绘出无尽风雅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6%9C%E4%B8%8A%E6%9E%9D%E5%A4%B4/65355087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3EGDM205506BEH.html
3.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29/content_292040.html
4.
https://news.cctv.com/2025/01/29/ARTI2NuMlQ1etekLgq4lVIQv250129.shtml
5.
http://ent.people.com.cn/n1/2025/0129/c1012-40410753.html
6.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5-01/29/content_18902931.html
7.
https://news.ycwb.com/2025-01/29/content_53213174.htm
8.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5/01-29/10361553.shtml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幅巨大的国画卷轴徐徐展开,10只"喜鹊"在枝头欢快跳跃,仿佛从画中跃然而出。这个名为《喜上枝头》的原创舞蹈节目,以其独特的舞美设计和精湛的舞蹈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01

创新的舞台呈现:把舞蹈"装裱入画"

《喜上枝头》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前所未有的舞美设计。节目组将整个舞台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国画卷轴,使用了春晚有史以来最大的实景道具——一根长9.5米、高4.5米的"松枝"。这根枝丫巧妙地从"画框"中探出,模糊了平面与立体的界限,仿佛"画卷"中的"生命"破画而出。

这种设计体现了节目组的反向创新思路。与去年《锦鲤》节目拓展空间维度不同,《喜上枝头》选择为空间"做减法",将舞蹈"装裱入画"。这种看似逆向的创作思路,"冒险"程度可想而知。这意味着,舞蹈要受限于"正面平视"这个固定的镜头角度,全部造型都只在横线上调度,没有纵深空间、没有侧拍和俯拍切换,舞蹈和拍摄的空间被双重缩减。

02

宋画美学的当代演绎

《喜上枝头》是一场对宋画美学的深情致敬。编导参考大量宋画作品,尤其从南宋画家林椿的《十全报喜图》中获取灵感,将宋画的美学哲学完美地转译为舞蹈中的构图逻辑。

舞台背景是纹理清晰的画布,幕帘和升降地屏搭建出裱框,整个舞台如同从水平面上翻转而立,变成巨幅的国画卷轴。多处剪影的运用更是剥离了立体细节,只留下气韵流转的线条,将所有的视觉重心都集中在平面构图之中。

演员妆造也从传统国画中汲取灵感,选取了中国传统色"花青"、"靛蓝"、"月白",与生活中黑白色调的喜鹊不同,取神似而非拘泥于写实,更为舞台增添一抹亮色和活泼。

03

精妙的舞蹈编排

节目中,舞蹈演员时而在枝丫上跃动转圈,时而在留白处翱翔,让很多观众直呼将喜鹊演活了。领舞华宵一说,每个动作点和线之间的连接,都要像毛笔落在宣纸上,在排练中要对身体发力方式、表达方式作出更改。

在如此巨型的装置上跑上跑下,节奏快且密集,对群舞也是非常大的挑战。演员们反复观察鸟类的习性,既要模仿喜鹊的神态,又要舞出写意的美感,从停在枝头的状态特点到飞行时头部的不同角度,演员们在一次次训练中反复雕琢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还精心埋设了十个祝福语。十只喜鹊呈现了从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一直到十人群舞的不同舞段,送出"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

04

艰辛的创作历程

这个节目的成功背后,凝聚了主创团队和演员们的大量心血。由于春晚舞台的特殊性,3米多高的枝丫需要在几分钟之内完成组装、上台、测试稳定性。演员们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需要自己控制和调节发力,确保表演安全。

对于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大一新生们来说,这个节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们要破掉传统古典舞圆柔的大线条、长线条节奏,用动作的"切分感"来体现鹊鸟的灵动与俏皮。其中最惊艳的"枝头滑行"动作,其"玄机"就在于道具树枝中暗藏的滑梯。为了增加动作的丝滑感,滑梯上要涂润滑油,同学们带着舞姿侧身、俯身,甚至头朝下滑下,在一次次摔倒、受伤、流泪中不断寻找喜鹊滑行的感觉。

05

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

《喜上枝头》的成功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找到了不同艺术形式在高阶审美层次上的互通之处。画与舞,乍看是两种毫不相干的艺术形式,但无论是用线条色彩,还是用肢体动作,都在本质上有着共同的文化内核。

总台台长慎海雄在审看节目的时候,还特意将节目名称从原来的《喜鹊登枝》改为《喜上枝头》,弱化写实,突出写意,让"送喜"的美好寓意更加鲜明。舞毕时,"喜鹊落窗"登门报喜,将幸福吉祥带进千家万户,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喜鹊登枝"的美好寓意。

《喜上枝头》不仅是一个舞蹈节目,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它以现代手法再现了传统文化,但更重要的是,它回归到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这个节目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创新中传承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