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推荐:通心络胶囊防治颈动脉斑块
《自然》推荐:通心络胶囊防治颈动脉斑块
近年来,颈动脉斑块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严重时可引发中风等危急情况。目前,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然而,一项发表在国际权威科技期刊《自然》子刊《科学报告》的研究表明,中药通心络胶囊在防治颈动脉斑块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通心络胶囊:防治颈动脉斑块的新突破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名为CAPITAL的临床试验,这是我国首个在世界报道的虫类中成药循证医学研究。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可有效延缓颈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更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路径。张运院士表示:“我们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中医’不仅仅是中国医学,将来要变成‘世界医学’,就像‘西医’被称作‘现代医学’一样。”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例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通心络胶囊已获得8个Ⅰ类专家推荐和9个A级证据,成为首个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获得Ⅰ/A类推荐的创新中药。
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中医药也展现出独特优势。研究显示,中医药疗法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心梗后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中医药现代化之路
尽管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展现出显著效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医生和患者对中医药的认识不足,以及中医药研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
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了《西医大家话中医》丛书。该丛书收录了多位院士和专家对中医药的评价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发展前景令人期待。例如,通心络胶囊已获得多项国际认可,相关研究论文在SCI收录期刊中的数量已达数百篇。
未来,中医药有望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不仅需要中医药自身的不断创新,更需要与现代医学的深度融合,以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中医药必将在全球医疗体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