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梅菜扣肉:非遗美食的乡村产业之路
惠州梅菜扣肉:非遗美食的乡村产业之路
惠州梅菜扣肉,这道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传统名菜,不仅是广东客家地区的经典美食,更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希望。
独特的制作工艺
梅菜扣肉的制作工艺考究,首先选用上等五花肉,经过煮制、炸色、切片等步骤处理。五花肉需先煮至七成熟,捞出后抹盐腌制半小时;梅菜则需浸泡、洗净并切碎备用。将腌好的五花肉皮朝下入油锅中火炸至金黄,取出放凉后切成厚片。用姜蓉、红葱头碎等调料翻炒梅菜,加入生抽、蚝油、白糖等调味。将肉片皮朝下码在碗内,铺上炒好的梅菜,淋上调味汁,大火蒸约两小时。蒸好后将碗反扣于盘中,勾芡汤汁浇在表面即可完成。
千年的文化传承
这道菜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时期。据传,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远道至杭州西湖学习宫廷制作扣肉的方法,这两位厨师学成归梅后,苏东坡又叫他们仿制宫廷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真美味可口,清香四溢,深受百姓喜爱,一时之间传为佳话,流传至今。梅菜扣肉不仅是客家文化的代表,更被列入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在惠州横沥镇霞塱村,梅菜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这里产出的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是制作梅菜扣肉的上佳原料。梅菜扣肉的主要食材为梅菜和五花肉,配料包括姜片、葱白,调料有料酒、老抽、蜂蜜或者糖,腐乳等。梅菜是广东客家特产,以鲜梅菜为原料经腌制后再脱盐等工艺制成的产品,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为岭南著名传统特产,历史上作为宫廷食品而被称为“惠州贡菜”。梅干菜是享誉海内外的一种客家土菜,品类较多,以广东惠州产的最有名,芥菜制成,风味与绍兴霉干菜相同。新鲜的梅菜经晾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后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有增强消化、清热解暑、消滞健胃、降脂降压的功效。梅菜扣肉口味咸鲜,味道肥而不腻,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梅菜种植已成为当地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大户罗谷雄为例,其百亩梅菜田每亩收成可达8000斤。若按市场收购价0.5元/斤计算,扣除种植成本,每亩利润可达1500元。若农户自行腌制加工,每亩产值更是能达到万元以上。
然而,梅菜产业也面临着“小而散”的发展瓶颈。目前,横沥镇梅菜种植面积约6万亩,但规模3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仅3家,大部分农户仍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
产业升级的未来展望
为推动梅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横沥镇正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惠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已落户霞塱村,规划总面积835.25公顷,将打造国内领先的农副产品全产业链加工基地。
园区内的嘉源达农产品加工厂房及冷链物流仓库项目总投资2.88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农产品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的全流程覆盖,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园区还将吸引包装、物流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的双重驱动下,惠州梅菜扣肉这道传统美食,正从乡村田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不仅是一道菜的传承,更是一方水土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