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易水砚:1800年文化传承的匠心之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易水砚:1800年文化传承的匠心之作

引用
中国商务部网站
8
来源
1.
http://lzhbwg.mofcom.gov.cn/edi_ecms_web_front/thb/detail/ffd35375ef3b411d99712647508f070c
2.
https://www.sohu.com/a/851474534_120333600
3.
http://www.xinhuanet.com/shuhua/20241128/f488ac0db8414504a4f4c3bfd71d39ba/c.html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ad/content/202501/19/content_30052757.html
5.
http://www.yishuiyan.com/blank0121.html
6.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5759490156960863
7.
https://www.awrui.net/mayi/xincun/25866.html
8.
https://www.china-shj.org.cn/dqbk-dqts/2024/02/01/detail_2024020114340.html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不仅描绘了易水河畔的离别场景,也见证了易水砚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易水砚最早可追溯至1800多年前的汉代,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砚文化史。

易水砚产自河北省易县,因易水河而得名。据考古发现,早在东汉时期,易县就出现了研磨器——黛板,这为易水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唐代晚期,易州制墨大家奚超父子在终南山韩湘子洞一带发现优质砚石,制成砚台后声名鹊起,易水砚由此开始闻名于世。

易水砚的制作工艺独特而精湛,其石材采自易县境内的紫红、砖红等色钙质砂页岩,这些岩石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地层,质地细腻温润,硬度适中,发墨而不损毫。砚石中常带有碧绿如茵的绿膘和天然石眼,以及玉黛石、紫翠石等独特纹理,使得每方砚台都成为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在易水砚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到一位关键人物——邹洪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邹洪利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砚工艺,更开创了易砚工艺化制作和巨砚制作的先河。他的巨砚作品《龙行天下》重达1.3吨,造型硕大,气势恢宏,展现了易水砚制作的最高水平。

如今,邹洪利的女儿邹天然也加入了传承队伍。她创新设计的手把砚、文博文创砚等系列作品,在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屡获金奖。邹天然认为:“器物自己会讲故事,能给生活带来美好。传统也可以很时尚。”这种理念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爱易水砚。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易水砚已从单纯的文房用具,演变为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目前,易县砚台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已达13000余人,年产值近3亿元。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

从古至今,易水砚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的案头必备,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尊重。在新时代,易水砚正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续写其璀璨的历史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