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必打卡:泉城非遗坊里的地道美食
春节必打卡:泉城非遗坊里的地道美食
春节前夕,济南泉城路步行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众多店铺中,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泉城非遗坊。作为济南市政府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平台,泉城非遗坊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和体验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济阳小磨香油:百年匠心,滴滴醇香
走进泉城非遗坊,一股浓郁的芝麻香气扑鼻而来。这里正是有着百年历史传承的韩发记小磨香油坊。据《商河县志》记载,韩发记小磨香油的制作工艺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韩发记小磨香油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需要精选优质芝麻,经过两小时的慢火烘炒,使芝麻散发出微微的焦香。炒制过程中需根据芝麻的状态灵活调整火候,这一步骤是制作上品香油的关键。炒好的芝麻随后进入石磨研磨环节,采用无机榨、无高压、无真空的纯真石磨工艺,除芝麻外不添加任何成分,确保了香油的纯正与天然。
最特别的是“石磨水代法”的运用,利用油水比重差异,将油从酱坯中温和析出,整个过程温度控制在100℃以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芝麻的营养成分与天然香味。经过十几道工序的精良制作,最终产出的香油色泽棕红、香味浓郁、味道纯正,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
普利山小米茶汤:泉水滋养,回味无穷
在泉城非遗坊的另一角,普利山小米茶汤的摊位前也排起了长龙。这种传统的济南饮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养生功效,赢得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普利山小米茶汤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首先选用优质小米,经过淘洗、浸泡、磨浆等多道工序,制成细腻的米浆。然后将米浆倒入锅中,加入泉水,用文火慢慢熬煮。熬制过程中需不断搅拌,防止糊底。待米浆煮至浓稠,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和桂花,搅拌均匀即可。
普利山小米茶汤色泽金黄,口感细腻滑爽,带有淡淡的桂花香气,甜而不腻。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小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健脾养胃、安神助眠的功效。而泉水的加入,更使得茶汤口感清爽,回味无穷。
老济南豆豉:泉水腌制,酱香四溢
在泉城非遗坊的酱菜摊位前,老济南豆豉的浓郁酱香吸引了不少食客驻足。这种传统的济南酱菜,采用泉水腌制工艺,具有独特的风味。
老济南豆豉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首先选用优质黄豆,经过淘洗、浸泡、蒸煮等多道工序,制成豆坯。然后将豆坯放入泉水中腌制,加入适量的盐、花椒等调料,密封发酵。发酵过程中需定期翻动,使豆豉均匀入味。经过数月的发酵,豆豉呈现出深褐色,散发出浓郁的酱香。
老济南豆豉口感细腻,咸鲜适口,带有淡淡的花椒香气。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调味品,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豆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开胃消食、降脂降压的功效。而泉水的加入,更使得豆豉口感清爽,回味无穷。
传承与创新:泉城非遗坊的使命
泉城非遗坊不仅是一个展示非遗美食的平台,更是一个传承和创新的基地。在这里,非遗传承人们不仅坚守着传统的制作工艺,更在不断创新和改良,让这些传统美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目前,济南市已建设72个泉城非遗坊,覆盖全市各个区县。这些非遗坊不仅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的平台,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的机会。春节期间,泉城非遗坊还将举办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充满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泉城非遗坊里,每一滴香油、每一碗茶汤、每一颗豆豉,都在诉说着济南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它们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济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这个春节,不妨来泉城非遗坊,品味最地道的济南味道,感受最纯正的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