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打卡西安博物院:建筑与园林之美
秋日打卡西安博物院:建筑与园林之美
秋日的西安,天高气爽,金黄的银杏叶与火红的枫叶映衬着千年古塔,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在这个季节,西安博物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园林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西安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园林休闲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院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和小雁塔三部分组成,整体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
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博物馆(文物展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张锦秋创意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的理念创作,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院内的小雁塔以及荐福寺古建筑群相得益彰。
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余为文物库区及公共活动区。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400多件。这些文物中,相当一部分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
博物院的园林景观以小雁塔为中心,融合了古代建筑与现代园林设计。小雁塔,本名“荐福寺塔”,始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年),是唐代长安城中荐福寺的佛塔,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的佛塔。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塔为青砖砌筑。塔平面为正方形。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1989年测定塔的总高度是43.395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比26。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基座之上为塔身,塔身底层较高,二层以上逐层高度递减,故塔的轮廓呈现出秀丽的卷刹。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塔身轮廓呈现锥形,显得挺拔秀丽。
秋季的小雁塔更显韵味。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地面,红枫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古朴的塔身形成鲜明对比。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盛唐时期。
博物院的园林景观不仅限于小雁塔周边。院内的人工湖面和绿化景观,使得历史名胜与城市公园完美融合。秋季,湖面上漂浮着落叶,岸边的红枫与黄杏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画卷。
秋季游览西安博物院的最佳时间是3月15日至10月31日,开放时间为9:00-18:00(17:00停止入园)。博物院免费开放,但需要提前预约。游客可通过西安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或美团APP进行门票预约。每日下午18:00放票,每个手机号每天最多预约5张门票,每个身份证每日仅能预约一次。
博物院的交通十分便利。游客可乘坐地铁2号线至小寨站,或乘坐多路公交到达。博物院设有西门(朱雀大街北段)、北门(友谊西路72号)等多个入口,游客需按照预约时段,从入口闸机处刷身份证入园。
西安博物院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个集文物鉴赏、旅游观光和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珍贵的文物,还能在秋日的园林中漫步,感受历史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喜欢自然景观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