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I号瓷器首次展出:汕头开埠文化的珍贵见证
南澳I号瓷器首次展出:汕头开埠文化的珍贵见证
2024年12月,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迎来了一场重磅展览——“南澳I号”沉船瓷器首次亮相。这批沉睡了400多年的明代瓷器,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繁华,也展现了汕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
南澳I号:一艘见证历史的沉船
“南澳I号”沉船遗址位于广东汕头南澳海域,距离南澳岛最近约2海里,遗址处水深约26米。这艘沉船被发现于2007年5月,同年6月至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潜水调查,确认了沉船位置;2010年至2012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东省博物馆携手,连续3年对沉船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
精美的瓷器,繁华的贸易
迄今为止,“南澳Ⅰ号”出水各类文物总数达2.7万余件,包括瓷器、陶器、金属器、木器、石器等,此外还有2.4万枚铜钱、2.9万粒珠管串饰,以及果核、块茎类作物遗存等。其中,瓷器数量最大,品种繁多,以青花瓷器为主,还有一些五彩瓷器,另有少量青釉瓷器。其货物装载体现了“最大可能提高装载量与保持货物稳定相结合”的原则。其出水的瓷器主要为明万历年间的外销瓷,来自漳州窑、景德镇窑,包括盘、碗、罐、杯、碟、盖盒、盖钵、瓶、壶等器类。当中如景德镇民窑产“细瓷”,主要销往西方市场,漳州窑瓷器则主要用于亚洲贸易。此外,“南澳Ⅰ号”出水瓷器中带“木”“吾”“大”“玉”“山”“白”字,尤其是有“林宅”字样的漳州窑瓷器,显示出可能存在海外华人订烧瓷器的现象。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历史的展示窗口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永平路1号楼,是一座展示汕头开埠历史文化的博物馆。该陈列馆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一幢坐西南向东北的三层欧陆式建筑。对于想要了解汕头文化的人来说,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此次展览的举办地——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本身就是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它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是一座三层欧陆式建筑,馆内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藏品,展现了汕头自1860年开埠以来的沧桑巨变。
展览的意义:传承与展望
这批瓷器的首次展出,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它提醒我们,汕头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更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通过这样的展览,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汕头的过去,也能更加自信地展望未来。
“南澳I号”瓷器的首次展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这些精美的瓷器,不仅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更是汕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有力见证。通过这样的展览,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汕头的过去,也能更加自信地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