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绿茶:从唐朝到现代的传奇
婺源绿茶:从唐朝到现代的传奇
“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这句诗描绘的正是中国千年茶乡——婺源的茶文化盛景。婺源绿茶,简称“婺绿”,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明清时期更是朝廷贡品,远销海外。如今,婺源绿茶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誉,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符号。
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卓越品质
婺源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位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与安徽休宁、浙江开化同属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2.64%,生态环境优越,昼夜温差明显,全年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婺源绿茶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的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05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婺源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36.0%,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儿茶素指数更是达到全国同类茶叶的最高水平。这些优异的品质,离不开婺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精湛工艺造就茶中精品
婺源绿茶的制作工艺精湛,主要品种包括婺源高山特供茶、婺源仙芝、婺源毛尖、婺源茗眉、婺源云雾茶等。其中,婺源高山特供茶采用一芽二三叶鲜叶原料,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而成。其品质特征为干茶螺形紧结重实,色泽深绿油润;汤色清澈明亮、嫩绿隐翠;香气栗香透兰、耐泡留香;滋味鲜爽醇厚、回甘馥郁;叶底柔软肥厚、翠绿匀整。
婺源茗眉创制于1958年,1982年被评为中国名茶,入编中国名茶志。其鲜叶原料标准为一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品质特征为条索紧细自然,色泽嫩绿油润,香气高浓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净完整。
从中国名茶到世界瑰宝
婺源绿茶的国际影响力始于1915年,当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声名远扬。1996年,婺源大鄣山“云雾茶”获得中国首个茶类产品AA级绿色食品证书;1997年,婺源绿茶开始出口欧盟,并连续25年占据欧盟有机绿茶市场半壁江山;1999年,婺源绿茶荣获中国99昆明世博会金奖;2020年,大鄣山茶园荣获“卡洛·斯卡帕国际园艺奖”。
婺源绿茶的出口优势显著,目前全县有23家茶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年自营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的达16家。2022年,婺源绿茶出口创汇达1.5亿美元,产品远销欧盟、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全国茶叶出口第一县”。
产业蓬勃发展,茶香飘万里
近年来,婺源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编制了《婺源县全域绿色有机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婺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婺源绿茶产业园)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安排奖补资金1000万元,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婺源县茶园面积达20.6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17.4万亩,拥有11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获得有机认证茶园面积达4.65万亩,按有机方式管理茶园面积7万余亩。2022年,采制茶叶2.06万吨,加工贸易量8.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48.57亿元。婺源绿茶品牌价值32.02亿元,涉茶人员达22万人,真正成为了赋能茶农、赋能茶企、赋能茶文旅的“金叶子”。
婺源县还积极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按照“稳定面积、提质增效”的要求,推进茶园生态系统升级。同时,瞄准北上广深等市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全国大中城市和绿茶主销区举办婺源绿茶品牌特装、推介会、品茶会,组织企业抱团闯市场,加大与抖音等头部电商平台的合作,打造抖音热搜、塑造婺源茶明星产品。
婺源绿茶,这颗千年茶树上的明珠,正以崭新的姿态闪耀在世界茶坛,续写着从唐朝到现代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