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性血尿:可能是肿瘤的早期信号
无痛性血尿:可能是肿瘤的早期信号
一位55岁的男性患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自己的尿液呈淡红色,但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起初他并未在意,以为是饮食导致的暂时现象。然而几天后,当他再次发现尿液中带有血色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他患有早期膀胱癌。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通过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无痛性血尿虽然看似平常,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示信号。
什么是无痛性血尿?
无痛性血尿是指在没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相关症状的情况下,尿液却出现血性的情况。这种症状看似平常,却可能暗藏风险。根据广州和睦家医院泌尿外科杨炜青主任的解释,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
- 肉眼血尿:一般1L尿液中含1mL以上的血液时肉眼可辨,呈血样或洗肉水样
- 镜下血尿:定义为尿液镜检时每高倍镜视野可见到≥3个红细胞
无痛性血尿与肿瘤的关系
无痛性血尿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重要预警信号。妙佑医疗国际的专家指出,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血尿,这可能使尿液呈现鲜红色或深棕色。据统计,66%以上的尿路上皮癌患者首发症状就是肉眼血尿。在60岁以上的男性中,肉眼血尿对识别泌尿系恶性肿瘤的阳性预测值高达22.1%。
如何诊断无痛性血尿?
一旦发现无痛性血尿,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诊断:
初步判断:首先需要排除假性血尿,如食物(甜菜、红心火龙果等)、药物(利福平、氨基比林等)引起的尿色异常。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通过检查尿中红细胞的形态来判断血尿来源。尿红细胞异形率>80%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50%则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尿三杯实验:通过观察尿液不同阶段的颜色,判断病变部位。初始血尿提示前尿道病变,终末血尿提示膀胱颈、三角区或后尿道病变,全程血尿则提示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病变。
影像学检查:包括泌尿系超声、CT或MR等,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位置和性质。
膀胱镜检查:这是诊断尿路肿瘤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部情况,并进行活检。
治疗方法
无痛性血尿的治疗取决于其具体原因。如果确诊为尿路上皮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早期治疗:对于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复发风险较低。近年来,激光手术的应用使得切除更完整、出血更少。
中期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通常需要全膀胱切除,但通过微创技术和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创伤、预防复发。
晚期治疗:对于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方案显示出显著疗效。例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顺铂及吉西他滨的方案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预防和日常注意事项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如吸烟者、长期接触化工产品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保持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即使没有其他不适,也要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疾病。
无痛性血尿虽然可能令人担忧,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许多相关疾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一旦发现,切勿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