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部力推:虚拟现实技术重塑未来课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部力推:虚拟现实技术重塑未来课堂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9016884_121323274
2.
http://edu.people.com.cn/n1/2024/0329/c1006-40206074.html
3.
https://blog.csdn.net/shiyoutech/article/details/138916483
4.
https://www.sciedu.org/fnotice/noticeDetails/936/4
5.
https://www.judaoedu.com/scnews/show978.html
6.
https://www.virdync.com/h-nd-1117.html
7.
https://www.shlflab.com/Media_Center/chanpinzixun/show-496.html
8.
http://www.ceiea.com/html/202410/20241014145526561.shtml

202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虚拟现实(VR)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减少“黑板实验”,增加实际操作,鼓励学校建立AR、VR学习场所。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VR技术正在成为改进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为科学教育插上科技翅膀。

01

VR技术让科学课堂“活”起来

在江苏省南京市成贤街小学,一堂以“多彩大自然”为主题的科学课正在进行。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学生们佩戴着VR眼镜,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池塘生态系统中。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水生植物的生长,追踪小鱼的游动轨迹,甚至“潜入”水底,探索隐藏在水草间的微小生物。这是矩道科技开发的小学科学XR虚拟教学系统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场景。

在重庆市铜梁区,VR技术同样被应用于科学教学中。通过小学科学XR虚拟教学系统,学生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和自转现象,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形成原理。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不仅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02

AI数字人助力个性化教学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场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改革正在推进。根据朝阳区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全面启动基础教育干部教师“人工智能+”数字素养和技能专题实训,探索大模型多场景应用,为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世优科技推出的“AI数字人系统”为教育行业提供了从模型训练、声音及形象克隆的一站式数字人短视频及直播解决方案。通过AI数字人,教师可以轻松创建一个源于本人外貌、声音、表情、动作的高质量AI数字人分身,跳过了真人出镜、拍摄、剪辑等繁杂的中间环节。使用AI数字老师后,原本需要一个团队协同逐个产出的教学视频内容,现在只需1个运营人员上传课件内容,在后台简单操作即可规模化生产内容,大幅提升了教学视频内容制作的效率,实现内容的快速稳定更新。

在广州,虚拟动力推出的AI交互数字人标准版解决方案,让AI交互数字人通过语音交互或文字、图片描述的形式与学生、老师、校园职工人员进行“面对面”实时对话,AI交互数字人可以智能化提供园区介绍、周边导览、特色课程推荐、知识解答、校园活动推荐等服务,赋能数智教育升级。

03

挑战与展望

尽管VR技术和AI数字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科学教师数量不足、师资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指出,“科学课教学师资紧缺的情况仍然存在,‘文科’教师兼职科学教师也并不鲜见,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尚有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去年推出的“国优计划”已在30所“双一流”高校启动,旨在培养更多专业的科学教师。同时,各地也在探索建立城乡科学教育资源对接平台,由地方政府牵头,鼓励引导国有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公益组织共同参与,为乡村学校引流优质科学教育资源。

根据《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到2026年,VR技术将在教育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构建沉浸式教学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VR技术和AI数字人有望在未来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教育公平与创新,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奠定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