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节游:非遗文化大赏
山东春节游:非遗文化大赏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也是除夕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春节。作为文化大省的山东,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展示非遗文化魅力的机会。从商河鼓子秧歌到杨家埠木版年画,从胶东花饽饽到各地的古城庙会,山东各地的非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让游客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深度体验山东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
商河鼓子秧歌:年味的具象化表达
在济南市商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克圣正在为春节的鼓子秧歌表演作准备。“伞、鼓、棒、花、丑”五个角色齐全,鼓点欢快铿锵,伞舞热情豪迈,队形变化多样,年味就在这样的表演中渐渐浓烈起来。在商河,鼓子秧歌就是年味的具象化表达,老人孩子都爱学会跳,每逢春节,各镇街、行政村都会自发组织表演。
杨家埠木版年画: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传承
在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的和兴永画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静正忙着套印年画。画店内的墙上挂着五彩斑斓的年画,桌上摆放着宣纸和各类刀具。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紫色灵蛇形象便跃然纸上。春节前年画供不应求,除了省内的,还有专门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过来学习了解年画制作的客人。近几年,这种传统手工艺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他们借势和汽车品牌、护肤品牌等推出联名款年画文创产品。
古城庙会: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
春节期间,山东各地依托本地非遗项目和传统年俗,在古城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台儿庄古城、青州古城、琅琊古城、聊城水上古城等都举办了各具当地特色的“古城过大年”活动。以台儿庄古城为例,景区将非遗、特色手工类、民俗类、小吃类展示展销与异域风情文化演艺节目结合,让游客过一个古城文化年。游客既可以欣赏花灯演艺、打铁花、踩高跷、蛇舞等民俗表演,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浓厚的年味。
乡村旅游: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山东各地乡村旅游景区结合自身民俗文化资源,组织非遗民俗表演,丰富互动体验场景。例如,临沂兰陵压油沟景区新增了花灯夜游,从大年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同时,配合空竹、蹬大缸、舞狮等民俗杂技演出以及非遗年味大集,让游客从白天到晚上都能体验古村落里的年味。
据统计,春节期间,山东省共策划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8800余项,其中非遗特色活动258项,基层惠民演出3500余场,“村晚”4100多场。全省4A级以上重点旅游景区推出优惠政策170余项,开展冰雪、跨年等主题活动250余项,乡村旅游特色村镇开展民俗特色活动440多场,让冬游齐鲁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轻松自在。
这个春节,不妨来山东感受一下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一下最地道的中国年味。无论是观看一场热闹的鼓子秧歌表演,还是亲手印制一张杨家埠木版年画,亦或是品尝一个热气腾腾的胶东花饽饽,相信你都会被山东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吸引,被山东人民的热情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