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仁新书揭秘:三峡大坝设计创新
郑守仁新书揭秘:三峡大坝设计创新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领衔编撰的《长江三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一书在北京首发。这部历时8年完成的巨著,全面总结了三峡大坝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不仅是一部三峡工程的“史记”,更是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三峡大坝:世界级工程的创新典范
三峡大坝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建设过程中攻克了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据统计,三峡工程创造了100多项世界纪录,获得了934项发明专利,这些创新成果凝聚了数万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
关键技术创新:破解世界级工程难题
大江截流技术
三峡工程的截流工程堪称世界之最,面临着水深最深、流量最大、抛投强度最高等多重挑战。科研人员整合水力学、岩土力学等多学科知识,创新性地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施工方案,成功解决了深水截流这一世界级难题。
高坝浇筑技术
三峡大坝全长2309米,最大坝高181米,混凝土浇筑总量达2800万立方米。为确保大坝质量,工程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如低温混凝土浇筑技术,通过预埋冷却水管和温度监测系统,有效控制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问题。
船闸与升船机设计
三峡工程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船闸和升船机。其中,双线五级船闸全长6.4公里,最大水头113米;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117米,过船规模3000吨级。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长江航运能力,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监测技术创新:保障工程安全运行
为确保三峡大坝的安全运行,长江设计集团研发了“天地一体化的大坝变形监测实时基准建立方法及系统”。该系统通过高精度位置监测和智能数据处理,实现了对大坝变形情况的实时监控,监测精度达到毫米级,为工程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创新精神:引领中国水利水电发展
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离不开以郑守仁院士为代表的水利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他们面对重重技术挑战,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仅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更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长江三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出版,不仅是对三峡工程建设历程的回顾,更是对当代科学家精神的弘扬。这部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著作,必将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助力更多“大国重器”安全高效运行,持续服务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