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哀悼期间的心理健康小贴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哀悼期间的心理健康小贴士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5A06LX3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2A01WUI00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870186840317165
4.
https://www.mindbodygarden.com/zh/blog/grief-loss
5.
https://podcasts.apple.com/cn/podcast/8-9-%E7%9A%84%E4%BA%BA%E5%9C%A8%E4%B8%A7%E4%BA%B2%E5%90%8E%E4%BC%9A%E5%87%BA%E7%8E%B0%E6%8C%81%E4%B9%85%E5%BC%A5%E6%BC%AB%E7%9A%84%E5%93%80%E4%BC%A4-%E7%BB%8F%E5%8E%86%E5%A4%B1%E7%8B%AC%E5%92%8C%E7%96%AB%E6%83%85%E5%88%99%E9%A3%8E%E9%99%A9%E6%9B%B4%E9%AB%98-%E5%94%90%E8%8B%8F%E5%8B%A4-%E4%B8%80%E5%B8%AD/id676106704?i=1000676874432
6.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0d771dfb5328443797715dfda3f47856!!wm_id=36515b25721d48a99c5ca50d72729d89
7.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39594
8.
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67BCA6C5DC6B29C9&sms=86E44F0B0AFE3433&s=2C7C103F396B808A
9.
https://psytimehk.com/zh/glossary/freuds-model-of-bereavement-%E5%BC%97%E6%B4%9B%E4%BC%8A%E5%BE%B7%E7%9A%84%E5%96%AA%E8%A6%AA%E6%A8%A1%E5%9E%8B/
10.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4355252.html
1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8816
12.
http://www.tzhospital.com/html/main/jkxjview/92259.html

“哀伤是一个非常自然而且健康的情绪反应,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应对不得当,有可能带来伤害性的后果。”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邓美薇

亲人离世后的哀悼期,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人生阶段。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维护心理健康,既是对自己的关爱,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01

哀伤的正常反应:了解是接纳的第一步

当我们失去至亲,随之而来的哀伤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心理学研究表明,哀伤的反应是多维度的,包括情绪、认知、行为和生理等方面的变化。

哀伤的五个阶段示意图

常见的哀伤表现包括:

  • 情绪上:哭泣、悲伤、愤怒、内疚、解脱感等
  • 认知上:难以置信、困惑、注意力不集中
  • 行为上:保留逝者物品、查看照片视频、与逝者对话
  • 生理上:睡眠和食欲紊乱、疲劳、身体不适

这些反应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交替出现,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是心灵在努力适应失去的过程。

02

传统哀悼习俗:千年的心理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哀悼习俗承载着深刻的智慧。从下葬到圆坟、烧七、百日祭,再到周年祭,这些仪式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更是对生者心理的抚慰。

传统祭奠仪式场景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仪式与现代心理疗法中的“完形疗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

  • 未完成情结:通过持续的仪式,帮助人们表达未尽的情感
  • 空椅子技术:烧纸、上香、叩拜等行为,类似于与逝者进行象征性对话
  • 阶段性安排:从头七到周年,每个仪式都对应着哀伤的不同阶段

这些仪式提供了一个渐进的情感释放过程,帮助人们逐步接受现实,完成心理上的告别。

03

现代人的哀悼之道: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在现代社会,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智慧。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允许自己哀伤:不要压抑情绪,允许自己哭泣、诉说,甚至愤怒。这些都是正常的哀伤反应。

  2. 建立日常规律:保持基本的生活规律,有助于稳定情绪。可以尝试制定简单的日常计划,如定时进食、适量运动。

  3. 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不要孤立自己。如果感到困难,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4. 创造个人纪念仪式:除了传统仪式,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纪念方式。比如写信、种植一棵树、制作纪念相册等。

  5. 关注身体健康:哀伤会影响身体健康,注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6. 给自己时间:哀伤没有时间表,不要强迫自己“快点走出来”。允许自己在需要的时候悲伤,同时也允许自己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现代人哀悼方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哀伤持续时间过长(超过6个月),且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可能需要警惕“延长哀伤障碍”,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04

结语:在哀伤中寻找新生

哀悼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正如心理学家唐苏勤所说:“我们的一生都在面对失去,如何从失去中重获力量,继续前行,是哀伤疗愈的永恒主题。”

在这个过程中,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记住,哀伤不是终点,而是通向新生活的桥梁。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会学会与哀伤共处,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哀伤,请记住,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帮助我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