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探访三河古镇的非遗之美
国庆黄金周:探访三河古镇的非遗之美
金秋十月,合肥三河古镇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作为合肥唯一的5A级景区,三河古镇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不仅免费开放,更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千年古镇展新颜
三河古镇位于肥西县,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镇面积4.71平方公里,以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诱人,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素有“游在黄山,食在三河”之誉。
漫步古镇,仿佛穿越回明清时期。古朴的街道两旁,青砖黛瓦的建筑错落有致,石板路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2900米穿镇而过的小南河,串起古桥、古圩、古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河街相连,沿街伸巷,两岸呈鱼骨状的街巷镶嵌着座座二到五进的院落。南街、北街、西街三条主街,百铺繁闹,各种土特产、小商品应有尽有。两旁前铺后宅,坊宅混合,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原始建筑风貌存留至今,既有北方的合院形式,又有南方的天井院落。黑漆鎏金的店铺匾额、八角玲珑的门楣挂灯下,游客笑嚷拍照,居民闲坐聊天。
非遗瑰宝熠熠生辉
三河古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走进古镇,仿佛置身于一个活生生的非遗博物馆。
在古镇的一处街巷中,非遗艺人丁政权的工作室格外引人注目。墙上悬挂着数十把用各种鸟禽羽毛制作的羽扇,每一件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丁政权自小在三河长大,家门口就是三河羽扇厂,耳濡目染中他对于轻柔飘逸的羽扇有了浓厚的兴趣。“上世纪90年代后,羽扇厂销售日益下滑,逐渐衰落,发展文旅救活了这个宝贵的非遗技艺。”丁政权回忆道。
除了羽扇,剪纸、木雕等非遗项目也在古镇中焕发新生。在非遗体验中心,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唐卡绘制和藏香制作,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一位游客在小红书上分享道:“下午没事就过来古城非遗体验中心参观了一下。图中帅哥是体验中心的本地志愿者,一路带我们讲解了本地居民的客厅文化,唐卡的来源和藏香的制作,讲解清晰易懂,本人也很幽默风趣,一群人听着很有意思,一点也不枯燥乏味,近距离闻了藏香,也画了唐卡!蛮有意思的一次体验!看得出来小哥很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很负责很用心!注意事项都一一提醒!”
夜幕下的古镇更迷人
当夜幕降临,三河古镇展现出另一番迷人景象。景区实施的亮化工程让古镇在夜晚焕发出别样的魅力。非遗鱼灯、艺术灯光、LED灯组、龙灯展示等将古镇装扮得如同白昼,营造出浪漫而神秘的氛围。
小南河沿线的水幕投影和激光喷泉为游客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夜游船穿梭其间,游客可以一边欣赏两岸的夜景,一边聆听船妹子质朴清亮的歌声。这种水幕交融、电光流影、时空穿越的3D全浸式体验,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诗与远方”。
三河古镇的“活态”传承
三河古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非遗文化,更在于这里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活气息。3.5万当地居民在这里生活,他们的日常就是古镇最真实的写照。古镇的茶馆里,老人们品茶聊天;街头巷尾,孩子们嬉戏打闹;小吃店里,食客们品尝着地道的三河美食。
这种“活态”传承让三河古镇区别于其他“标本式”的古镇景区。正如一位游客所说:“一个古镇,没有了原住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场景,品尝不了本地美味小吃,留不下独有记忆,只剩下空有古镇躯壳的商业街,就会索然无味。”
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镇文化,肥西县出台了《合肥市三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将古镇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使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古镇还建立了文物保护员制度,完善了文物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确保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9处一般文物点得到妥善保护。
在保护的同时,古镇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实施百景提升行动,景区对古街、河道、桥梁等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亮化升级,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夜游目的地。同时,古镇还积极引导和支持商户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各类夜间经济活动,如夜市、夜购、夜演等,进一步活跃夜间氛围,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
国庆黄金周期间,三河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旅游体验,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三河古镇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