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地标
秦汉新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地标
2024年5月18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这座国内首个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为主题的博物馆,不仅填补了秦汉历史文化展示的空白,更成为秦汉新城新的文化地标。
秦汉馆坐落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毗邻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和西汉帝陵遗址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主体建筑群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7座建筑呈北斗七星布局,彼此以架空廊道连接,既体现了秦汉时期的天文学成就,又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理念。
馆内展陈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现阶段展出1500余件文物,其中90%为首次亮相。金怪兽、杜虎符、鎏金铜蚕等珍贵文物的展出,让游客得以近距离感受秦汉时期的辉煌文明。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和“城与陵”“技与美”两个专题陈列,以“大历史+小专题”的展览设计,系统讲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下的社会风貌、生活理念和精神追求。
秦汉馆的建成,只是秦汉新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个缩影。在秦汉新城,大秦文明园、大汉紫道等项目相继投用,共同构建起一个连接古今的秦汉文化带。
大秦文明园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泾渭大道以东,天汉大道以南,秦宫一路以西,渭河河堤路以北区域,由秦咸阳城考古遗址公园、秦博物院、秦文明广场三大板块组成,是具有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特征的大型历史文化旅游园区。秦文明广场项目以“秦文化”为主题,包括梦幻光影喷泉、六国宫酒店项目、文化艺术中心等。
在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平衡中,秦汉新城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秦汉模式”。面对区域内300余处文物点的保护需求,秦汉新城创新性地采用“先考古、后出让”的供地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134个储备和流转地块的文物勘探及发掘工作,合计净地出让面积约一万余亩。这一模式不仅有效保护了文物资源,也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清晰的用地条件,保障了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万洋数字装备制造基地等多个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在城市规划方面,秦汉新城坚持“留白与共生”的理念,将文物保护融入城市空间布局。在302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中,城市建设用地仅占49.3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达104平方公里,其中32平方公里为绝对保护区,72平方公里为建控地带和风貌协调地带。这种规划理念,使得秦汉新城在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中找到了平衡点。
同时,秦汉新城还致力于打造“公园城市”,形成渭河北岸“公园群落”。目前,已建成渭河生态景观带18.6公里,累计实施绿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这种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背景。
在产业发展方面,秦汉新城围绕渭河和大遗址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依塬傍水的文化之城”。在“北跨”战略下,秦汉新城北有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南有国家级经开区,产业布局与文物保护相得益彰。
秦汉新城的建设,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城市开发,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通过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生,秦汉新城正在成为连接古今的秦汉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注入新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