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又开始玩烟卡了!
小学生又开始玩烟卡了!
“你有‘中华’吗?我想跟你换几张‘芙蓉王’。”
在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等地的小学校园里,这样的对话正在频繁上演。一种名为“烟卡”的游戏,正在小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
什么是烟卡?
烟卡,顾名思义,就是香烟盒顶盖的厚纸张折叠而成的卡片。这种玩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外国烟草公司为了促销,会在烟盒里附带卡片。这些卡片上印有各种图案,如运动员、历史人物、风景名胜等,收集这些卡片成为许多成年人的爱好。
烟卡游戏的玩法
烟卡的玩法简单而富有竞技性:孩子们把各种烟盒盖撕下来折成长方形卡片,双手合拢,以空掌心击拍地面,烟卡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为了能赢对方,孩子们还会研究各种拍打手势,比如蝴蝶拍、蚊子拍等等。
现状:从校园到网络的流行
2024年,烟卡游戏再次兴起。在校园里,孩子们课间追逐打闹的身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玩烟卡的场景。有的孩子甚至上课时也会偷偷拍卡“练手法”,或者把卡放在文具盒里悄悄“欣赏”。
更令人担忧的是,烟卡游戏已经从线下扩展到了线上。在多家网络电商平台,“烟卡”被包装成“玩具”出售的店铺让人眼花缭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恩泽统计,电商平台上有近万家店铺售卖“烟卡”。
争议:利弊参半的游戏
烟卡游戏的流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一方面,有家长认为,烟卡游戏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增进社交能力,锻炼反应速度。一位家长表示:“拍‘烟卡’只是孩子找的乐子,能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和小伙伴一起玩挺好的。”
另一方面,更多的人看到了烟卡游戏背后的隐患。心理医生史宇指出,烟卡游戏中的“熟识效应”会增加孩子对香烟的好奇心。而且,烟卡游戏往往伴随着赌博性质和攀比心理,不利于孩子的价值观塑造。
应对:多方联动共筑防线
面对烟卡游戏带来的挑战,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行动。
多地教育部门已发布禁令,禁止烟卡进校园。电商平台也面临着法律诉讼的压力,被控诉违反《广告法》《烟草专卖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作为家长,更应该提高警惕,以身作则,不主动向孩子提供烟卡,教育孩子认清烟卡游戏成瘾的危害。同时,也要注重疏导,引导孩子参与其他有益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结语:守护童年,远离诱惑
烟卡游戏的流行,折射出当代儿童娱乐方式的变迁。它既是一种简单的童年乐趣,也可能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隐患。我们应当理性看待这一现象,既要尊重孩子的游戏权利,又要引导他们远离不良影响,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