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平阳古村落:千年文化瑰宝的传承与新生
温州平阳古村落:千年文化瑰宝的传承与新生
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平阳坑镇,有一个被誉为“中国活字印刷术活态传承地”的古村落——东源村。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不仅保留着独特的浙南山区建筑风貌,更以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而闻名于世。
历史渊源
东源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据记载,该村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作为温州平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东源村见证了浙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建筑特色
平阳古村落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典型的浙南山区特色。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古村落的建筑多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房屋多采用木质结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青石板铺就的巷道、马头墙、雕花窗棂,处处彰显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文化传承
东源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保存完好的木活字印刷术。这项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技术,在东源村得到了完整的传承。据考证,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始于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10年,以东源村为代表的“中国木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木活字印刷术,东源村还保留着另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马雕版印刷术。这种古老的印刷技艺主要用于制作祭祀用品,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东源村建立了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馆和研学馆,成立了木活字文化研究院,并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木活字美育基地”。目前,村内有2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全国乡村工匠名师,以及28名省市县级非遗传承人。
保护与开发
尽管东源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兴趣逐渐减弱,传承面临断层风险。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村民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东源村先后引入了东梨民艺博物馆、未见山民宿、稻田星空大帽子营地等文旅项目,连续举办六届中国活字印刷术文旅节。同时,通过开展阅读分享、名家进社区等活动,提升村民和游客的文化素养。
结语
温州平阳的古村落,不仅是浙南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作为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术,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期待更多人能关注并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中来,让这份文化遗产得以延续,让这颗“文化明珠”重新焕发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