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理工团队突破CuCrZr合金性能极限:分形结构与纳米沉淀物的创新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理工团队突破CuCrZr合金性能极限:分形结构与纳米沉淀物的创新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ecorr.org.cn/dhTJDAOHANG/fhjs/jishuchengguo/2024-04-28/190687.html

导读
南京理工大学赵永好教授团队在高强高导铜合金方向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纳米科学和技术领域顶级期刊《Nano Today》发表论文,通过旋锻加时效工艺在CuCrZr合金中构建定向分形结构和纳米沉淀物,成功突破了材料的强度、导电性和延展性极限。

前言/背景
随着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高速列车使用的铜接触线需要同时具备高强度、高延展性、高导电性和耐磨性等特性。然而,强度和延展性、强度和导电性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给材料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

金属和合金的强度-延展性悖论主要源于位错滑移主导的塑性变形机制。传统的强化方法,如晶粒细化、变形、固溶和第二相颗粒强化,虽然可以提高强度,但往往以牺牲延展性为代价。同样,这些强化方法也会引入晶格缺陷,导致电子散射,从而降低导电性。

自然界中,生物体经过数亿年的进化,发展出了分形结构这一独特的几何形态。这种结构从宏观到微观呈现出相似性的无限重复,广泛存在于树干、叶脉、罗马花椰菜等自然物体中。受此启发,研究团队尝试在人工材料中构建类似的分形结构,以期获得超优异的综合性能。

研究内容
研究团队通过旋锻加时效的简单工艺,在CuCrZr合金中构建了具有高密度纳米沉淀物的定向分形结构。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优化处理的CuCrZr合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能:极限抗拉强度达到626MPa,延展性达到19%,电导率高达82%(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

具体制备工艺包括:固溶处理(1000℃/2h)、旋锻(应变ε=2.5)和时效处理(在573K、723K、873K下各1h)。其中,723K/1h时效处理后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

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定向分形结构和高密度纳米Cr沉淀物能够有效阻挡位错,但不会阻碍电子沿CuCrZr线轴向的运动,从而实现了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的完美结合。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展示了分形结构在材料科学中的巨大潜力,还为高性能铜合金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简单的工艺处理,即可获得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材料,这对于高速列车接触线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tod.2024.10223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