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选购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选购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
糖尿病患者在选购食品时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成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是适合这类人群的理想选择之一,但在购买时应认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的产品,以及包装上的“小蓝花”标志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号。此外,还需关注配料表中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及含量,在临床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合理选用,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特医食品的定义和适用人群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供1岁以上人群食用的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能够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医食品。常见的配方有肿瘤、糖尿病、肾病、肝病、难治性癫痫、呼吸系统疾病、肌肉衰减综合症、创伤、感染、手术及其他应激状态、炎性肠病、食物蛋白过敏、胃肠道吸收障碍、胰腺炎、脂肪酸代谢异常、肥胖、减脂手术等13种。
选购时的关键注意事项
如何辨别正规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时,需关注禁用人群说明,认准特医食品专属“小蓝花”标志,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注字+TY+4位年代号+4位产品号”,如:国食注字TY2024XXXX。
营养成分的具体要求
消费者在购买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时,除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及配方特点/营养学特征、食用方法等基本信息外,要重点关注产品标签上的警示说明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尤其是产品不适宜和禁用人群相关说明。比如,糖尿病患者要在临床医生指导下,特别关注配料表中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内容;肾病患者要特别关注配料表中的蛋白质来源、营养成分表中的蛋白质含量、电解质含量等内容。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或未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向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咨询。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较其他特医食品监管更加严格。企业申请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产品注册前必须完成不少于100例病人的临床试验;国家对包括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的特医食品实施产品注册管理;各地方市场监管局对企业实施生产许可管理,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广告要求按照处方药广告管理,其他类别的特医食品广告按非处方药广告管理;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只能通过医疗机构或者药店零售企业向消费者销售,不能进行网络销售。
市场主流产品介绍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尤其是老年慢病患者,占据很大比例。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1.4亿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约有3550万人。我国慢性肾病患者数量也已达到1.2亿人,银发老人同样属于患病高风险人群。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公布,四款临床急需特医食品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其中,鲲鱼健康旗下两款分别用于糖尿病与肾脏病营养干预的全营养特医食品拜膳平®和拜达生®位列其中。这意味着,国产糖尿病与肾病特医食品空白的局面有望被打破。
全球各个企业都在投入巨大的精力用于药物、营养补充品等产品的研发。如阿斯利康、费森尤斯卡比、雅培、赛诺菲等等。海外市场在开发慢行肾病特医食品上已取得一定进展。雅培在海外推出了两款名为 Nepro®LP和 Nepro®HP的产品,针对未透析和正处于透析阶段的慢性肾病患者。雀巢健康科学则推出了一款名为 Novasource® Renal的产品,专门针对电解质摄入存在限制、正处于透析期间的慢性肾病患者。
总结选购要点
糖尿病患者在选购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产品:认准“小蓝花”标志和注册号
- 关注营养成分:特别留意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和含量
- 遵医嘱使用: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购和使用
- 注意禁忌人群: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上的警示说明
通过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特医食品,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