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牛肉粉:从街边小吃到经济新引擎
花溪牛肉粉:从街边小吃到经济新引擎
一碗粉的前世今生:花溪牛肉粉的文化传承
在贵阳市花溪区,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粉,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美食,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花溪牛肉粉的起源,与青岩古镇的商贸文化密不可分。明初,朱元璋调北征南,青岩作为贵阳南大门,逐渐发展成为商贸重镇。这里汇集了各地的食材和烹饪技艺,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花溪牛肉粉的两大品牌“飞碗”和“王记”,都与青岩有着不解之缘。在食材的选择上,米粉选用本地优质大米,牛肉则坚持使用惠水本地的黄牛,确保了食材的高品质。熬制汤底时,选用多种香料去腥膻,坚持多肉少水的原则,保证汤底的浓郁鲜美。这种对食材和工艺的严格要求,正是花溪牛肉粉能够传承至今的关键。
从街边小店到产业化:花溪牛肉粉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花溪牛肉粉开始了从传统小吃到产业化发展的转型之路。2022年,花溪区明确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生态特色食品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花溪牛肉粉成为全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推动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的“主链”企业。公司首先在花溪区十字街开设了首家国营花溪牛肉粉店,统一核心原料供应,筑牢产业基础。目前,国营门店已增至6家,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为了突破地域限制,花溪牛肉粉开始向预包装产品进军。2024年7月,首款袋装预包装牛肉粉上市,实现了线上产品的“零突破”。10月底,公司又将推出杯装和袋装两款新产品,设计4种口味,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新产品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优化了供应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从“一碗粉”到“一个产业”
花溪牛肉粉的产业化发展,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规划,到2025年,花溪牛肉粉产业将实现营收千万元以上规模。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化发展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在原材料端,花溪牛肉粉的生产带动了本地黄牛、辣椒、葱花香菜等农产品的种养殖发展,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在加工端,公司搭建了中央厨房和预包装关联产品组装线,推进标准化生产。在销售端,线上线下双线布局,拓展了市场渠道。
同时,产业化发展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预计到2025年,花溪牛肉粉产业将辐射带动新增就业1000人,促进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打造百亿级特色食品产业
花溪区高度重视牛肉粉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支持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成立花溪区牛肉粉专班,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花溪区与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制定了《花溪牛肉粉速食产品团体标准》和《花溪牛肉粉烹饪产品团体标准》,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下一步,花溪区将按照“三产发力、二产支撑、带动一产”的发展思路,形成产业聚集区,构建现代化产业链发展体系。目标是逐步形成花溪区百亿特色食品区域主导产业,为推动花溪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街边小吃到产业化发展,花溪牛肉粉正在实现华丽转身。这不仅是一碗粉的升级,更是花溪区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花溪牛肉粉将带着独特的美味和文化内涵,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贵阳乃至贵州的一张美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