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杰提案:宜西高铁加速区域经济腾飞
谢杰提案:宜西高铁加速区域经济腾飞
四川省政协委员、宜宾市政协主席谢杰在省两会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宜宾至西昌高速铁路(简称“宜西高铁”)的建议。他认为,宜西高铁不仅连接宜宾与西昌两个南向重要城市,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往西延伸的重要通道,有助于推动攀西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宜西高铁:区域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
宜西高铁是宜西攀大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79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达1627亿元。线路起于四川宜宾临港站,途经西昌、攀枝花,延伸至云南丽江和大理,全线拟设18个站点。作为川渝、华中、华东地区通往滇西的高速客运通道,宜西高铁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破解交通瓶颈,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
四川省人大代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镇柏香村村民李财燕在调研中发现,正在规划建设的宜西攀高铁,是连接川南经济区与攀西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运输枢纽。若能过境马边、沐川等乌蒙山片区,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极大地推动包括马边在内的大小凉山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
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是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之一,也是乐山市唯一纳入托底性帮扶的欠发达县域。李财燕深知,交通是制约家乡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急需建设一条高速铁路过境马边、沐川,形成公、铁、水联运,一旦建成,不仅能让当地百姓出行更加高效,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与人才,带动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彻底破除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区域交通瓶颈制约。
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助力西部发展
宜西高铁的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总量从2020年的不足6.3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预计的8.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6.3%提高到6.5%以上。宜西高铁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人口、物资、信息的快速流通,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同时,宜西高铁的建设也将为攀枝花等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攀枝花市作为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一核两翼四区”物流布局中攀西物流发展区的核心区域、“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物资集散地,目前正以“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为重任,围绕钢铁、钒钛等战略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组建枢纽建设运营联盟,建立国内、国际“枢纽—物流—产业”发展平台。这些交通与物流体系建设,将使攀枝花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展望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宜西高铁的建设,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它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一条经济大通道。通过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升级和资源开发,宜西高铁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宜西高铁必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