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词里的上元节,惊艳时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词里的上元节,惊艳时光!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2/24/nw.D110000renmrb_20240224_1-06.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5A03X5F00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3%E5%AE%B5%E8%8A%82/118213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549358
5.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27970
6.
http://www.news.cn/edu/20250107/fa0090d8b3cc41148a4c8e56ebbb7278/c.html
7.
https://k.sina.cn/article_7042594833_p1a3c5781100100jt8b.html
8.
http://www.cnwest.com/tszx/a/2025/01/21/22959476.html
9.
https://k.sina.cn/article_6447152527_p18047bd8f00100ibsr.html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自隋唐时期起,上元节便成为全民欢庆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古诗词中留下了大量描绘上元节繁华景象的佳作,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那千年前的盛世繁华。

上元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据《隋书·柳彧传》记载:“隋文帝时,开皇二年(582年),京都及并州、相州、洛州士女,每至正月十五日,皆作角抵之戏,昼夜歌舞,至十六日乃罢。”到了唐代,上元节的庆祝活动达到了鼎盛,不仅取消了宵禁,还设立了专门的灯会,长安城内灯火通明,人流如织。

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六首》生动描绘了上元夜的盛况: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皇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
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这些诗句描绘了上元夜的灯火辉煌、人潮涌动,以及青年男女的欢聚场景。其中,“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两句,生动展现了上元夜全民狂欢的盛况。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也描绘了上元夜的繁华景象: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上元夜灯火辉煌的景象。“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则展现了节日中人流如织、车马喧阗的热闹场面。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更是将上元节的繁华与浪漫推向了极致: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元宵夜的灯火辉煌,更通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经典诗句,展现了上元节独特的浪漫氛围。在古代,上元节不仅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更是青年男女相会的良机。这一天,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女子也可以走上街头,与心上人相会,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爱情故事。

上元节的繁华不仅体现在诗词中,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团圆幸福的期盼,以及对浪漫爱情的憧憬。今天,当我们再次吟诵这些古诗词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穿越千年的繁华与浪漫,体会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