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隐藏的视力杀手,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眼底出血:隐藏的视力杀手,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据统计,眼底出血已成为我国人群中致盲的首要原因。这种看似平常的眼部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什么是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是眼底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的严重眼部问题。眼底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眼球是一个球形的物体。眼白眼黑,一目了然,但后面的一部分我们看不见,那里就是眼底。眼底病是眼睛的多发病之一,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凶险,致盲率相当高,已成为我国人群中致盲的首要原因。眼底病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视力下降,严重时单眼或双眼视力大幅下降,甚至无光感。二是视野缩小或有暗影,患者自我感觉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或“蜘蛛网”。
眼底出血的危害
眼底出血是许多眼底血管性病变的一种共同的表现,出血的部位一般发生在视网膜、脉络膜、黄斑区等。发生眼底出血,患者无法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出血点,需医生通过眼底检查才可观察到,但患者能感觉到眼睛会有明显的异常,如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突然眼前一片漆黑等症状。由于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的差异,轻度眼底出血不红不痛不痒,可能完全不能察觉,或仅有轻微眼前漂浮物增多的现象,但严重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视物遮挡或视力下降。若不及时就医控制病因,眼底出血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视力并可引起诸多并发症,如黄斑病变(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甚至视网膜脱离,未得到及时治疗者常可导致失明。
高危人群
眼底出血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
- 高血压人群:高血压会引起动脉血管异常,导致眼底视网膜血管的损伤,可致出血。
- 糖尿病人群:糖尿病可损害全身各地方的血管,视网膜的血管处于高糖环境中,相对也变得脆弱,就像有裂缝的水管,容易发生渗漏、出血。
- 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眼由于眼轴变长,导致眼球壁的眼底视网膜变薄,较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和出血。
- 老年人群:在视网膜黄斑区出现不该生长的新生血管,由于新生血管较脆弱且不健康,因此很容易导致破裂、出血。
如何预防眼底出血?
定期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特别是高危人群,应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检查是监测全身性疾病的重要窗口,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定期监测,遵医嘱服药。
健康生活方式:
- 保持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DHA、叶黄素等护眼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深海鱼类、菠菜等。
- 避免过度用眼,每用眼30分钟休息10分钟,保持30厘米的观看距离。
- 避免在强光下阅读,选择光线明亮的环境。
- 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注意眼部卫生:
-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每工作45分钟至1小时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
- 不要随意使用眼药水,避免滥用药物。
- 在强光下活动时佩戴太阳镜,防止紫外线伤害。
关注预警信号:
- 如果发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眼前有黑影飘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注意单眼视力的变化,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眼底出血虽然可怕,但通过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严重后果。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眼底出血的关键。记住,保护视力,预防为主,让我们一起守护明亮的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