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贵元带你探秘汉语多义词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贵元带你探秘汉语多义词的前世今生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8%B4%B5%E5%85%83/23305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553491/
3.
https://graph.baidu.com/build/question?questionID=17656706272068311081&token=gosaXN0DJU9aTqNruzb3JEUGKLnRDSx09RTBm6wFfNg=
4.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7/526980.shtm
5.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fr=search&id=6e823c661eb91a37f1115ccf
6.
https://case.ntu.edu.tw/blog/?p=44650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8%B4%B5%E5%85%83
8.
https://case.ntu.edu.tw/blog/?cat=6344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5/12/53818554_1130512830.shtml
10.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detail.htm?cid=1451554209
11.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16534840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贵元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中,详细探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阶段及其演进机制。他指出,汉语词汇从单义词发展到多义词,再到派生词和双音词,其中多义词的发展是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分析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词汇数据,王贵元揭示了多义词如何节省词形并建立词义系统性的过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历史演变,带您了解汉语多义词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脉络。

01

汉语多义词的历史演变

王贵元教授的研究表明,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义词到多义词的转变。在早期汉语中,词汇主要是单义的,即一个词形对应一个词义。然而,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逐渐被打破,多义词开始大量涌现。

甲骨文和金文是商周时期的重要文字形式,其中的“文”字字形与“大”字相似,均表示正立的人形,但“文”字突出魁梧的上半身。这些文字形式的发展脉络清晰,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02

多义词的形成机制

多义词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词义的引申,二是通过词义的派生。词义引申是指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其意义逐渐扩展,形成多个相关联的意义。例如,“学”字最初表示“学习”的意思,后来引申出“模仿”、“学问”、“学校”等意义。这些意义之间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体现了人类认知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词义派生则是指通过添加词缀等方式,形成新的词义。例如,“看”字加上“见”形成“看见”,加上“不见”形成“看不见”。这种派生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尤为常见,是词汇丰富性的重要来源。

03

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区别

多义词与同音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两种现象,但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义,并且固定义之间有联系的词。例如,“学”有四个固定义“学习、模仿、学问、学校”,它们之间有引申关系。多义词是一个词现象。

同音词则是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代表不同的意义,并且不同的意义之间没有联系的一组词。例如,“青”、“轻”、“清”、“氢”等。同音词不是一个词,而是一组词现象。同音词分两类:同音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多义词与同音异形词的区分一目了然,因为同音异形词的书写形式不同。多义词与同音同形词书写形式相同,极易混淆,区分原则是:从意义上看,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彼此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似或相关的联系,而同音同形词的意义之间则毫不相干,从理论上讲,同音同形词是两个词或多个词,而多义词是一个词,是一词多义而已。

04

多义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多义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多义词的使用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由于一个词形可以承载多个意义,因此在交流中可以减少词汇的使用量,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其次,多义词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巧妙运用多义词,可以创造出各种修辞效果,如双关、谐音等,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然而,多义词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由于一个词形可能对应多个意义,因此在理解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这要求使用者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语境分析能力。此外,多义词的存在也可能导致语言的模糊性,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在使用多义词时需要特别注意语境和表达的准确性。

05

结语

汉语多义词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和系统性。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简单字形,到现代汉语中丰富的多义词体系,这一演变过程见证了汉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多义词的存在不仅节省了词形,建立了词义的系统性,更为汉语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通过深入研究多义词的形成机制和应用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内在规律,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