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的养生秘籍:延年益寿不是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的养生秘籍:延年益寿不是梦

引用
新华网
13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a89715051f796d7943110816c726d2e4
2.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90733.html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16684.html
4.
https://www.jkaly.com/hyxw/297.html
5.
https://m.qidian.com/ask/qdyqbjdkgsk
6.
https://www.hnsacm.com/news/jjmt/2024-08-09/2501.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BF%E4%B8%AD%E6%9C%AF
8.
https://www.gwypx.com.cn/portal/course_detail.do?menu=special&courseId=11628
9.
https://www.xy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21080.html
10.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432740.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7%A6%BD%E6%88%8F
12.
https://www.cqcb.com/wenshi2/dalishi/2024-03-27/5533924.html
13.
https://cifu.fudan.edu.cn/70/15/c522a684053/page.htm

01

《黄帝内经》奠定养生理论基础

“养生”一词在古代也称“摄生”,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对身体的保养,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一理念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该书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的对话形式,系统论述了人体生理、疾病发生、病理变化、治疗原则等医学知识。其中,“上古天真论”专门论述养生,充分体现了《内经》对养生的重视。

《内经》提出了著名的“治未病”理论,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书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邪正斗争的结果。正气指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邪气指致病因素。养生的过程就是扶助正气、避免邪气的过程。

《内经》还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灵枢·邪客》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转归。因此,养生、治病都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02

古人的日常养生秘诀

乾隆皇帝的“十常”养生法

在历代帝王中,乾隆以89岁高龄位居长寿之冠。他总结出一套“十常”养生法,包括:

  • 齿常叩:每日叩齿36次,可固齿健牙。
  • 津常咽:经常吞咽唾液,古人称之为“琼浆玉泉”。
  • 耳常弹:双手搓热后轻弹耳郭,可养肾。
  • 鼻常揉:揉搓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有益消化道健康。
  • 睛常转:转动眼球可缓解视疲劳。
  • 面常搓: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 足常摩:按摩足底反射区,可调理脏腑功能。
  • 腹常旋:有助于消化。
  • 肢常伸:保持关节灵活。
  • 肛常提:预防痔疮等疾病。

饮食调理:药食同源的智慧

古代食疗养生经验十分丰富。例如:

  • 胃病:可食用粳米粥、莲子粥等软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 高血压:建议多吃蔬菜和水果,少摄入盐,适量食用芹菜、茄子、山药等降压食品。
  • 痔疮:应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黄瓜、西红柿、山药等。
  • 糖尿病:可多吃豆腐、海带、海参等海鲜食品,有助于降低血糖。
  • 水肿:多食用青菜、苦瓜、黄瓜、芹菜、荸荠、香蕉等清热解毒、利尿排水的食品。

运动养生:传统功法的智慧

古代还有多种运动养生方法,如:

  •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活动筋骨。
  • 八段锦: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外可活动筋骨,内可流通气血。
  • 太极拳:动作舒展连贯,形气和随,可用于技击、防身、健身防病。
  • 易筋经:活动肌肉、筋骨,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
03

古法养生的现代科学评估

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古代养生文化的科学价值。出土的医学文献,如《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不仅填补了古代医学史的空白,还揭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形成与发展脉络。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许多古法养生方法确实有效。例如:

  • 乾隆的“十常”养生法中的许多动作,如叩齿、咽津等,已被现代医学证实对身体健康有益。
  • 食疗养生中提到的许多食材,如海带、芹菜等,确实具有降压、降糖等功效。
  • 太极拳、五禽戏等运动养生方法,已被证实能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
04

古人生养智慧的现代启示

古人的养生智慧对现代人仍有重要启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和健康挑战。古人的养生理念提醒我们:

  1. 预防重于治疗: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2. 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3. 心态平和: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4.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量摄入各类食材。
  5. 适度运动: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古人的养生智慧,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现代科学的验证,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追求健康长寿的道路上,这些古老的智慧将继续为现代人提供宝贵的指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