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铁站“竹颂”设计惊艳亮相,打造城市新地标
宜宾高铁站“竹颂”设计惊艳亮相,打造城市新地标
近日,由佩里克拉克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PC&P)与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SADI)联合打造的宜宾高铁枢纽门户区深度城市设计方案“竹颂”在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赢得最终胜利。这一设计不仅充分融合了宜宾的在地文脉,更以创新的TOD设计理念,诠释了宜宾作为新一代科创新城的美好未来。
竹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
“竹颂”设计方案以宜宾“竹都”坚韧向上的精神为灵感来源。设计团队巧妙地将竹子同根共生的生物特性融入城市规划中,通过多轮空间规划模式和开发强度的综合分析,提出建立极具人气的城市活力区,打造互联共生、坚韧灵活的城市设计。
创新的TOD设计理念
方案通过优化原有站前交通、重新组织机动车及人流动线,有效改善了传统高铁门户区设计中快进快出的模式,形成一个对步行友好的站前步行广场。耳目一新的地面铺装、轻盈动感的雨篷结构与精妙的照明设计结合,将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
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通过保留和融合宜宾原有长江流域独特的地形结构以及世界奇观喀斯特地貌形态,创造出极具适应性和复合多样性的中央公园。值得一提的是,收集的雨水资源也将会被场地净化和回收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多功能区域的完美融合
中央公园内设置了造型独特的美术馆,将宜宾悠久的历史和古诗词中丰富的人文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饱含宜宾城市记忆的书法艺术也完美融入于建筑设计之中。中央公园四周的塔楼群则在造型上延续了宜宾所特有的竹林设计,形成了整体TOD规划设计的框架,使访客与居民能够随时随地感受宜宾”竹文化“的深厚内涵。
如果说宜宾的过去是长江水路运输带来的繁荣商贸和充分的人文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宜宾的未来将是立足于三江六岸的生态保护和高铁运输促成的创新产业发展新篇章。PC&P与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打造的宜宾高铁枢纽门户区深度城市设计因地制宜、巧妙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尊重现有地理脉络,多维度地全力打造城市发展规划的可持续方案。其未来也将持续助力宜宾的城市发展,开启城市建设的又一全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