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忍冬”到“金银花”:一部蕴含智慧的医药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忍冬”到“金银花”:一部蕴含智慧的医药史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11/22/nw.D110000renmrb_20241122_2-15.htm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80307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741208414486449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098967963000496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5/16/36222073_1140385325.s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6%BC%E8%8C%B6
7.
http://coin.shouxi.com/news/highlight/2024/0217/11036.html
8.
https://www.water-hotel.com/sitemap.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21/20/52247093_1145063298.shtml
10.
https://www.huashuntour.com/article-12216-1.html

金银花,又名忍冬,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名称的演变,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过程,更折射出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01

名称演变:从忍冬到金银花

忍冬之名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当时主要使用的是茎叶部分。忍冬之名,源于其“久经霜雪而枝叶不凋”的特性,正如《本草纲目》所载:“忍冬凌冬不凋,故名。”这一名称体现了古人对植物耐寒特性的观察。

到了宋代,《苏沈良方》首次记载了“金银花”之名。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夷坚志》中提到:“中野菌者,急采鸳鸯草啖之,即今忍冬也。”这里的“鸳鸯草”正是指金银花,因其花色一蒂二花,黄白相间,形似鸳鸯而得名。

明清时期,金银花的药用价值被进一步发掘。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其清热解毒的功效,使其成为治疗热性病的重要药材。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制的银翘散,更是将金银花的应用推向高峰。

02

药用价值:从民间验方到现代研究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早在唐代就已被发现。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偶然品尝到金银花茶,为其甘冽甜美、神清气爽的口感所吸引,进而发掘其药用价值。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夷坚志》中记载了金银花用于解毒的民间应用。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金银花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03

文化内涵:从药用到象征

金银花不仅是一种中药材,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黄白相间的花色,象征着财富和吉祥,常被用作“发财花”赠予他人。在民间,金银花还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其并蒂绽放的特性,寓意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此外,金银花的顽强生命力也为其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它能在严寒中保持常绿,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如清代诗人蔡淳所赞:“金银赚尽世人忙,花发金银满架香。蜂蝶纷纷成队过,始知物态也炎凉。”

从忍冬到金银花,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演变,更是一部蕴含着古人智慧的医药史。金银花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医药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