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亨利·福特:从农场小子到汽车大王的逆袭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亨利·福特:从农场小子到汽车大王的逆袭之路

引用
36氪
12
来源
1.
https://36kr.com/p/2797662738460294
2.
https://blog.csdn.net/wstever/article/details/142422544
3.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4-11-07/doc-incvfyqy0755595.shtml
4.
https://blog.csdn.net/2301_76268839/article/details/145121464
5.
https://www.sohu.com/a/815160504_121176323
6.
https://hao.yiche.com/wenzhang/88694160/
7.
https://www.banlikanban.com/info/product/7042.html
8.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8112903.html
9.
https://s.zhangyue.com/read?bid=12915732&cid=2&anchorId=&rentId=104873&appId=79a18327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BD%E8%BD%A6
11.
https://www.dedao.cn/ebook/detail?id=donM9vjLM8m6d5YQ7lvJGVz2Xgaqb3pGZYWnBRyejENkP1KZo9rD4OApxpxkY7Ke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2/12/17747993_1125990976.shtml

1876年的一个夏日,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郊外,12岁的亨利·福特站在田间小路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这辆缓缓驶来的道路蒸汽机车。它结构简单却充满力量,车轮上装着便携式蒸汽机和锅炉,后面跟着水箱和煤车。对福特来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不用马拉的交通工具,这个画面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也悄然埋下了一颗改变世界的种子。

离开学校后,福特在一家机械厂成功度过了学徒期,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师。工作之余,他始终关注着汽车的发展,并致力于各种汽车实验。先是尝试蒸汽机动力,2年的时间里,福特反复试验各种汽缸,但受限于蒸汽机动力车的“大块头”和当时底特律的道路条件,福特最终得出结论:蒸汽机并不适合作为轻便的交通工具。之后,福特将目光转向了内燃机,他找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从仿造四冲程奥托发动机到研制双缸发动机,最终解决了点火熄火、传动装置、操舵装置等各种问题,终于在1892年制作完成了第一辆汽车。1893年的夏天,这辆汽车行驶在了底特律的道路上——作为底特律第一辆,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唯一的一辆汽车。

但对福特来说,造出一辆汽车并不是最终目标,他想要造出的是更轻便、更简单、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可以大规模量产的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以最高的质量生产,以最低的价格出售”是福特始终坚持的理念。因此,当大多数厂商还在依订单生产的时候,福特率先提出了批量化和标准化,这也为“T型车”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1903年,福特注资28000美元,以25.5%的股份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最初的厂址在一座木工车间,福特既担任副董事长,又兼任设计师、总机械师、总监、总经理。公司成立的前5年,福特设计过包括A型、B型、C型、F型、N型、R型、S型和K型在内的8款车型。1908年,T型车问世,这款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简单,它只有4部分组成,结构一目了然——动力系统、车身、前轴、后轴。因为简单,所以制造容易;也因为简单,它售价更低,可以满足福特“为大众造车”的梦想。

与现在汽车频繁“上新”一样,那时候,业内无论是厂商还是销售人员,也更倾向于推出更多的车型,一旦某件产品取得成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将它改变,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但福特不一样,1909年的一天上午,在事先完全没有透露的情况下,福特宣布以后只生产一种车型,那就是——T型车。在“福特多久会破产”的质疑声中,福特公司的T型车一步步扩大生产,成为便宜和可靠交通的象征,1921年5月产量突破500万辆,至1927年夏天T型车成为历史,共售出1500多万辆。

无论是1892年福特制造成功的第一辆汽车,还是1921年福特汽车制造的第500万辆T型汽车,都被福特陈列在了他的博物馆。这两辆汽车在外形、结构、原料上大不相同,但原理却相似,用福特的话说:“虽然T型车比第一辆车更简单,但是几乎每一处设计都能在第一辆车上找到雏形。真正的改进在于提高制造经验,而非改变基本原则。”

专注于某个正确的想法,然后以此为中心,不断改进——如果福特的成功有经验可循,那这样的专注应该就是最大的“秘诀”。他说:“一旦拥有好的想法,一定要全神贯注将它实现,而不是寻找另一个新想法。集中于一个想法足矣。”

在1913年之前,汽车工业完全是手工作坊式的。算上螺丝、螺帽等小零件,一部福特汽车包含大约5000个部件。刚开始组装的时候,福特把一辆车放在地上,工人们像盖房子一样,找到需要的部件装在相应的地方,效率比较低,工人们走来走去找材料和工具的时间甚至比工作的时间还多。

从芝加哥一家食品包装厂加工牛排的操作中得到启发,1913年4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流水装配线出现在福特汽车工厂,用来试验装配飞轮磁石电机。经过多次试验,福特找出了每条流水线的最佳速度,如装配飞轮磁石电机流水线以每分钟44英寸的速度运行;底盘装配线以每分钟6英尺的速度运行;前轴装配线以每分钟189英寸的速度运行。福特汽车逐渐改变了整个生产方式,让所有的装配都在机械驱动的流水线上进行。

效率的提高显而易见。之前用常规方法装配飞轮磁石电机时,每20分钟组装一台,使用流水线之后,装配时间减少到了13分10秒。但福特的试验还在继续,他曾说:“要找出做事的最好方法,把企业里的一切都看作纯粹实验性的。”1914年,福特汽车又对流水线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流水线的位置,采取“与人同高”的工作政策,飞轮磁石电机的装配时间降低到了7分钟。再之后,对工作移动速度的进一步试验使时间降低到5分钟。

用新方法代替旧方法,变不可能为可能是福特一贯的坚持。但是,背离传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福特想出了一个办法——新方法由那些没有经验的人来领导,因为他们对“不可能”这个词并不熟悉。

以玻璃板制造为例。玻璃制造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需要依靠手工劳动,尽管在当时,也在某些步骤中用机器代替了人工,但福特认为整个操作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应该用一条没有任何手工劳动的流水线来生产玻璃。玻璃制造专家都觉得“不可能做到”,于是福特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没在玻璃厂干过的人。实验过后,他们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与过去从外面购买玻璃相比,福特公司自己生产的玻璃每年节省了300万美元的开支。更重要的是,由于操作过程的简化和省略手工劳动,福特汽车生产安全性更高,员工因事故所浪费的时间不断减少。

“我们中没有人是‘专家’。一旦一个人进入专家的思维状态,很多的事情就变得不可能了。”正是这种不拘泥于传统、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心态,让福特汽车公司不断突破,从铸造到活塞杆组装、从油漆后轴到散热器,一个又一个“曾经复杂”的工序变得简单起来,最终成就了T型车卖出1500万辆的奇迹。

除了T型车和流水线,福特还做了一件对后世影响颇深的事——他提出了“商业即慈善”的理念。他认为,企业的成功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利润上,更应该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他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福特汽车,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其发展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自1931年亨利·福特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设立Ford Rouge制造中心那一刻起,这个自给自足的汽车城便成为了美国工业崛起的象征。如今,它已拥有83年的悠久历史,见证了汽车工业的兴衰起伏。

年轻时的亨利·福特对灌木丛旁的胭脂河畔怀有深情,那片土地孕育了他的汽车梦想。这里,诞生了"The Rouge",一座集生产、原材料供应和成品车销售于一体的汽车城,它体现了福特对自给自足理念的执着追求。曾经的胭脂河畔汽车城,如今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推崇的典范,占地面积达1.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超过158万平方尺。

然而,面对新世纪的挑战,Rouge生产线是否应继续存在,曾引起过不小的讨论。福特决定顺应环保与高效的发展潮流,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同时,他们也怀揣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着手对这座拥有近90年历史的汽车城进行革新。福特的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保留历史的印记,更是为了将其转化为推动全球汽车行业进步的驱动力。

福特Rouge的历史不仅仅是关于制造,更是关于创新、适应与传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它将继续作为汽车工业的瑰宝,向世人展示福特汽车的不朽精神。

亨利·福特曾说:“一旦拥有好的想法,一定要全神贯注将它实现,而不是寻找另一个新想法。集中于一个想法足矣。”这句话不仅是福特个人的座右铭,更成为了整个福特汽车公司的精神内核。从一个农场小子到改变世界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用他的坚持和创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他的故事,是美国梦最完美的诠释,也是每一个怀揣梦想、勇于创新的人的榜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