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月医生:中医调理让甲状腺结节悄然消失
王华月医生:中医调理让甲状腺结节悄然消失
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甲状腺结节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据统计,通过高频率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达到20%~76%。面对这一高发疾病,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中医治疗。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位资深中医专家的诊疗经验,来探讨中医如何调理甲状腺结节。
现代医学视角下的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出现的1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多数患者基本无明显不适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颈部不舒,吞咽时咽部有明显异物感,声音嘶哑,严重者可能出现压迫感、憋气。按照性质,甲状腺结节可分为良性和恶性2种类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更常见,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恶性甲状腺结节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王华月医生的中医调理方案
王华月医生毕业于河北冀联医学院,从事医学工作近20年,在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强调,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王华月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她将甲状腺结节分为“痰瘀互结”、“肝郁气滞”、“气虚血瘀”等多种证型,并据此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例如,对于“痰瘀互结”型患者,她常选用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半夏、陈皮、茯苓、海藻、昆布、桃仁、红花等药物,以达到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效果。
案例分享:从1.5cm到0.8cm的转变
张女士,45岁,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半年余就诊。结节大小约为1.5cm×1.2cm,边界清晰,无明显血流信号。患者自诉无明显不适症状,但心理压力较大,担心结节会进一步恶化。西医建议定期观察,如有增大趋势则考虑手术治疗。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遂寻求中医治疗。
经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王华月医生认为张女士的甲状腺结节属于“痰瘀互结”型。她平时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加之饮食不规律,过食肥甘厚味,致使痰湿内生。痰湿与瘀血相互交织,形成了甲状腺结节。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经过三个月的中医调理,张女士的甲状腺结节明显缩小,从原来的1.5cm×1.2cm缩小至0.8cm×0.6cm。患者自感精神状态好转,情绪稳定,心理压力减轻。继续调理半年后,结节基本消失,复查B超未见异常。
中医治疗的优势与日常调护
与西医的手术治疗相比,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安全性高、无创伤性等优点。通过辨证施治,中医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和情志调节,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同时,对于恶性甲状腺结节或体积较大、有压迫症状的结节,仍应及时采取西医的手术治疗。
最后,提醒广大读者,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避免甲状腺结节的产生,但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定期体检、保持好心情和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