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周熊猫”学摄影:30年野生大熊猫拍摄心得
跟随“周熊猫”学摄影:30年野生大熊猫拍摄心得
在摄影界,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被亲切地称为“周熊猫”。30多年来,他用镜头记录了无数大熊猫的珍贵瞬间,从幼仔到成年,从圈养到野外,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大熊猫的可爱,更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情感。他就是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知名摄影家周孟棋。
从画者到摄影师:一段跨越30年的熊猫情缘
周孟棋与大熊猫的缘分始于童年。6岁时,他在成都百花潭动物园第一次见到这种黑白相间的动物,便被深深吸引。从那时起,他开始学习画大熊猫,甚至参军后也凭借绘画特长进入部队。1992年,他拍摄的第一幅大熊猫作品《母子情》入选全国摄影展,从此开启了他与大熊猫的不解之缘。
摄影理念:把大熊猫当作“人类的朋友”
在周孟棋的镜头下,大熊猫不仅仅是野生动物,更是有着丰富情感的“朋友”。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母子情》,捕捉到了大熊猫母亲“苏苏”与幼仔“科比”之间的温馨瞬间。这张照片不仅展现了大熊猫的母爱,更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物种的情感共鸣。
野生大熊猫拍摄:耐心与机遇的博弈
野生大熊猫的拍摄远比想象中艰难。周孟棋曾为了拍摄在日本上野动物园的“香香”,一天内连续排队多次,最终在休园时间获得了8小时的独家拍摄机会。他回忆说:“拍摄大熊猫要十分耐心,得到珍贵的画面全凭等待,有时候一天拍下来,出彩的照片也就一两张。”
实用技巧:从等待到捕捉
耐心等待:野生大熊猫的行为难以预测,摄影师需要长时间等待,有时甚至要连续几天守候在同一个地点。
把握时机:大熊猫的活动时间有限,通常在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摄影师需要提前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选择最佳拍摄时间。
适应环境:野外拍摄条件多变,可能遇到雨雪、低温等恶劣天气。摄影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防水设备、备用电池等。
尊重自然:在拍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惊扰大熊猫。使用长焦镜头可以保持安全距离,同时捕捉到清晰的影像。
经典案例:从“花花”到“香香”
2024年,周孟棋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顶流女明星”花花出版了一本摄影集。花花以其独特的呆萌外表和活泼性格,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而在日本,大熊猫“香香”更是成为了国民级明星,她的名字是从30多万份征集方案中选出的。周孟棋在日本的拍摄经历,不仅展现了大熊猫的魅力,更见证了中日两国人民对大熊猫的共同喜爱。
结语:用影像传递保护意识
周孟棋的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大熊猫的可爱,更传递出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他说:“大熊猫是地球上最萌、最让人喜爱的动物之一,也是代表我们国家和平、友谊的使者。”通过他的镜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熊猫,关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对于想要拍摄大熊猫的摄影爱好者,周孟棋建议:“不要急于按下快门,多观察、多等待,你会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