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资治通鉴》金句大赏:古人智慧爆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资治通鉴》金句大赏:古人智慧爆棚!

引用
CSDN
5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w646645452/article/details/144956915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7QCROQ05562W29.html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30/22/8743474_1132742117.s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06/20/15661687_1116337956.shtml
5.
https://www.guoxuemeng.com/mingju/zizhitongjian/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历时19年完成。该书由宋神宗赐名,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旨在通过历史的得失为统治者提供借鉴。

这部被誉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的史学巨著,不仅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计16朝1362年的历史,更蕴含着丰富的古人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的经典名句,感受古人的治国理政之道和人生智慧。

01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意思是说才学是道德的资本,而德行则是才学的统帅。在古代,这句话提醒统治者在选拔人才时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一个人的才能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道德的引领,这种才能可能会被用在错误的方向上。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有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是小人。”

0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句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的名言,告诫人们要广泛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在古代,这是对君主的谏言,提醒他们不要偏听偏信。而在当今社会,这句话更是具有现实意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如何辨别真伪、形成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兼听”的能力,不被单一的信息源所左右,而是多方求证,形成全面的认识。

03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这句话揭示了财富与品德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古代,这句话提醒统治者在赏赐功臣时要谨慎,过多的财富可能会消磨他们的意志。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值得深思。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过多的财富可能会让他们失去奋斗的动力;而对于缺乏智慧的人来说,过多的财富可能会让他们犯下更大的错误。这正是为什么很多富二代、富三代会走上歧路的原因。

04

“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这句警示人们要警惕那些用丰厚礼物和甜言蜜语来接近你的人。在古代,这是对君主的提醒,要警惕那些别有用心的臣子。而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警示意义。当有人带着沉甸甸的礼物前来,口中还说着比蜂蜜还要甜的话语,你要小心了,因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像那糖衣炮弹,外表诱人却内藏杀机,不要轻易被迷惑。

05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这句话强调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在古代,这句话提醒统治者要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再多华丽的辞藻也不及一次真实的体验来得震撼,只有亲身体验过,你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听别人说的总归是别人的,只有亲眼所见,你才会发现原来世界如此多彩。

06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说要针对人的弱点进行教育,这样可以自然而然地纠正其他问题。在古代,这句话是对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当我们面对困难挑战的时候,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我们的坚韧不拔,而那些轻松的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好。通过弥补自己的不足,你的长处就会得到发挥,无需额外的努力,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07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魏志》,意思是说德行胜过才能的人是君子,才能胜过德行的人是小人。在古代,这句话提醒统治者在选拔人才时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一个人的才能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道德的引领,这种才能可能会被用在错误的方向上。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有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是小人。”

08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说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贤内助和贤臣的渴望。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都需要有能力且品德高尚的人来领导和管理。一个好妻子可以让家庭和睦,一个好宰相可以让国家安定。

09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说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占着位子。在古代,这句话是对统治者的谏言,提醒他们要知人善任。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政府治理,都需要合理用人,让有能力的人充分发挥作用,避免人浮于事。

10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宋纪》,意思是说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学习和借鉴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需要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11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说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本质和表象关系的深刻认识。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注重本质,如果本质有问题,表面的努力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2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列举了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六种毛病: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在古代,这句话是对统治者的警示。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人,都应该警惕这些毛病,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13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说要去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称赞其所长,这样其短处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评价他人时的智慧。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生活,我们在评价他人时都应该先看到其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挑剔缺点。

14

“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意思是说船顺乎水的规律才能浮起,违背了水的规律就会沉没。君主能把握人们的意愿才能地位巩固,不能把握人们的意愿就会处境危险。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政府治理,都需要顺应民意,否则就会面临危机。

15

“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意思是说身为尊贵的领导者,应当举纲执要,又何必所有事情都面面俱到呢?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领导者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政府治理,领导者都应该抓住重点,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

16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意思是说那些讲求道德的人们,总是不会世俗同流合污,想要去建立大工业的人们,不会和大众去谋划事情。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有德之人和有志之士的赞美。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需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被世俗和大众意见所左右。

17

“法忌烦苛,治贵清约。”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意思是说法律最忌讳的是烦杂且苛刻,而为政贵在能够清平简约。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政府治理,都应该追求简单明了的规则,避免过度复杂和繁琐。

18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魏志》,意思是说仁者不会因为所处形式的盛衰而改变自身的气节,义者不会因为成功或者失败而改变自己的心志。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仁义之人的赞美。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需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动摇。

19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有必在慢之。”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说做事情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这是源于能够严肃的对待它。凡是之所以会失败,大多是因为轻视或懈怠。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做事态度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可轻视或懈怠。

20

“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汉高帝三年》,意思是说所谓形,就是需要从整体去看待得失;所谓势,是指面对实际情况能够灵活的应对,进退都随着形势而应变。所谓情,是指意志是否坚定。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形势和人心的深刻认识。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需要全面分析形势,灵活应对变化,同时保持坚定的意志。

21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说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不同性格的人的警示。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避免过度自信或闭塞。

22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陈纪》,意思是说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不因利益而放弃原则。

23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说离开自己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君子行为的赞美。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应该遵循道义,做出正确的选择。

2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说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诚信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应该始终保持诚信,言行一致。

25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说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人才选拔和管理的智慧。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政府治理,都应该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26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魏志》,意思是说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在古代,这句话提醒统治者在选拔人才时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一个人的才能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道德的引领,这种才能可能会被用在错误的方向上。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有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是小人。”

27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在古代,这句话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在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应该在遇到困境时积极寻求改变和突破。

这些金句不仅在古代有着深远影响,在现代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它们涵盖了治国理政、个人品德修养、人才选拔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古人对人性、社会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从这些智慧中汲取养分,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