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引领乡村振兴
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引领乡村振兴
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能化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园区内,万亩大棚加盖“保暖被”,智能设备监测田间管理,无人机巡田作业,一幅科技赋能农业的现代化图景正徐徐展开。
智能化改造: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在泰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改造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园区通过引进智能农机装备,建设“无人化”农场,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以建新家庭农场为例,面对连日低温天气,农场主高建新迅速组织人员搭建二道棚。在寒潮来临前,农场100多亩大棚全部完成二棚搭建,部分区域甚至加装了三道膜。这种智能化的保温措施不仅有效应对了极端天气,还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智能化改造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体现在管理方式的革新。在园区的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田块的环境数据和设备状态。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远程控制灌溉、施肥等作业,真正实现了“人在屋里坐,机器田上走”。
产业链整合: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智能化改造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更推动了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以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作为生猪产业链的核心企业,该公司投入1600多万元进行智能化更新改造,实现了从食材选配到生产加工全程数字化管理。
在百汇农业的智能工厂里,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通过物联网技术,生产数据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生产进度和设备状态。这种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智能化改造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平台,百汇农业实现了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无缝对接。供应商可以通过平台实时了解生产需求,提前做好原材料准备;客户则可以在线下单,实现精准配送。这种协同模式不仅优化了供应链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科技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能化改造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园区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共建农产品未来加工创新研究院,为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研究院设立了6个专业实验室、3个公共平台和5个中试车间,吸引了10个创新研发团队入驻。通过产学研合作,园区在银杏功能性食品开发、黑猪肉及河豚预制菜、牛肉鲜肉保鲜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推动了产业升级。以百汇农业为例,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猪肉产品,如黑猪肉预制菜、低温肉制品等。这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未来展望: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
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能化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园区粮食生产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的无人化农机作业可节约成本300元左右,亩均增产50斤左右,减药5%左右,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面对未来,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将继续深化智能化改造,推动智慧农业向纵深发展。园区计划进一步扩大“无人化”农场的建设规模,引进更多智能农机装备,并通过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同时,园区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通过建立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企业入驻,打造智慧农业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化,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必将成为引领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