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胡大龙:一把剪刀,剪出非遗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胡大龙:一把剪刀,剪出非遗魅力

引用
人民网
7
来源
1.
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5/0121/c64387-40405926.html
2.
https://mobile-phone.taobao.com/chanpin/50f71fba869505e9d5b7b27b8d035eab.html
3.
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121/c64387-40405926.html
4.
https://zjnews.zjol.com.cn/yc/qmt/202501/t20250130_30801167.shtml
5.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024304&cnl=SOHU&source=000038
6.
https://www.iq.com/album/%E6%89%8B%E5%B7%A5%E5%89%AA%E7%BA%B8%EF%BC%9A%E8%8A%B1%E6%9C%B5%E5%85%A5%E9%97%A8%E7%BB%83%E4%B9%A0%E6%95%99%E7%A8%8B%E3%80%81%E9%80%82%E5%90%88%E5%88%9D%E5%AD%A6%E8%80%85%E5%92%8C%E5%B0%8F%E5%AD%A6%E7%94%9F%E5%85%A5%E9%97%A8%E7%BB%83%E4%B9%A0-2024-2e72uenrzsk?lang=zh_cn
7.
https://lp.pinduoduo.com/poros/h5?ads_channel=baidu_sem&ads_account=29296235&ads_set=171030978&ads_id=6289537994&keywordid=330723745392&exp_id=41&keyword=%E5%89%AA%E7%AA%97%E8%8A%B1%E7%9A%84%E8%AF%A6%E7%BB%86%E6%AD%A5%E9%AA%A4%E5%9B%BE&outer_id=02-tgVJ0OHnKXYSm0uUg0PppQ&page_uid=f1374bd20cf447d6be4a6e2817465c6a&bd_vid=rH63rjTvrjn3nH6sPW6dnWR3rNtznW9xnNtknj0

春节期间,73岁的胡大龙比退休前还要忙碌。作为绍兴市上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当当:走进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展示非遗剪纸之美,在非遗馆教孩子们剪纸,还在游船上向外国游客展示中国剪纸艺术。

从十六七岁开始接触剪纸至今,胡大龙已经与这门传统艺术结缘50余载,创作了万余件作品。花鸟虫鱼、人物生肖、民间故事、山水风情,都成了他的创作素材。其中,一幅名为“365个祝福”的作品尤为特别:365个“福”字字字相连,他花费50多个小时才完成剪刻。

在教学中,胡大龙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会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小孩子们喜欢剪“春天来了”四个字,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则更倾向于“福禄寿禧”等喜庆主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他还自创了“两刀一喜”的快速剪法,这种创新让老人们也能轻松学会剪“囍”字。

在上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胡大龙正在给孩子们上剪纸课。他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折叠纸张、如何运剪。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在剪刀下诞生了。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基思惊叹道:“这把剪刀一定有高科技!”在胡大龙的指导下,外国游客们也跃跃欲试,想要体验这门神奇的中国传统技艺。

“春节”申遗成功后,胡大龙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不仅在本地传授剪纸技艺,还通过游船这个流动的课堂,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他看来,剪纸艺术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过年期间,这里还有好几堂我的剪纸课。”胡大龙笑着说。他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春节期间的行程:正月里,除了要去“漫游娥江”游船上教游客们剪纸,还要去上虞非遗馆给孩子们上课,期间,还要穿插着参加一些迎春活动。

“忙归忙,传播非遗总是很踏实。”胡大龙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这门传统艺术,让剪纸这门古老的手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