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创新为故宫文物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创新为故宫文物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引用
凤凰网
9
来源
1.
https://guoxue.ifeng.com/c/8dNG0tdS1xP
2.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26/content_263806.html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5a023859f4f9168217a41e51f7f45e21
4.
https://www.cactch.org.cn/specialDetails.html?id=75
5.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908/6d76fed85a924ac5912513c66e5d3059/c.html
6.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526957702.html
7.
http://www.news.cn/ci/20241010/e9eeefa7241f47b7bc313237a22ecebb/c.html
8.
https://hc.jiandaoyun.com/blog/20305
9.
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62468.html

近日,在乐山召开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分享了关于文物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备受关注,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01

人工智能助力文物监测

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中引入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对文物的智能化监测。例如,在烽火台的检测中,AI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分析图像,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干预可能带来的损害。

02

数字化技术让文物“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进程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已有约92万件套文物完成了数字化采集,占比接近藏品总量的50%。每年约有7到8万件文物完成基础数字采集工作。

这些数字化成果被应用于多个平台,为公众提供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 数字文库:已公开超过10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每年至少增加1.5万到2万件。
  • 数字多宝阁:观众可以从三维角度,随时放大、缩小、360度无死角地观赏超过400件文物。
  • 故宫名画记:收录超1000件珍贵院藏绘画作品,包括《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 全景故宫:通过高清全景空间采集技术,观众可以在线上身临其境地“游览”故宫。

03

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在文物修复领域,故宫博物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以镶嵌文物修复为例,修复师们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修复技艺,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镶嵌修复组组长孔艳菊的工作台上,除了刻刀、镊子等传统工具,还摆放着《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在修复一件点翠花鸟挂屏时,她通过显微观察发现羽毛来自不同鸟类,这为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木器修复组副组长刘恺则致力于将新技术融入传统工艺。他正在修复一件清代黄花梨翘头案,通过新技术发现其采用了木质包镶工艺,这为断代提供了新的依据。他还计划与林科院木材鉴定中心合作,开发智能木材鉴定识别系统,为文物修复提供更精准的材质判定。

04

创新实验室引领未来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故宫博物院与腾讯联合打造了“故宫·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个一体化新型文物数据智慧化采集中心,不仅能提高文物数字资源的采集效率,还能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科学管理。实验室可以根据不同文物的属性预设采集环境,确保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

科技创新正在为故宫文物保护插上科技翅膀。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和传统技艺的结合,故宫博物院不仅有效保护了珍贵文物,还让这些文化遗产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