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非税收入从何而来
4万亿非税收入从何而来
2024年,中国非税收入大幅增长,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深入分析了非税收入的增长原因、地区差异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财经视角。
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比上年下降3.4%,全国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从单月看,2024年非税收入增速在3月、6月、9月、12月等“考核”月份呈放量态势。其中,12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93%。
从地区看,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吉林、山西、江苏、内蒙古、甘肃、浙江等省份表现出较高的增速。部分省份解释称,非税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的相关收入。
非税收入的构成与特点
非税收入是反映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依法利用行政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非税收入科目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科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科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中包含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是反映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即一级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比如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金融企业上缴利润收入、烟草企业上缴专项收入等。
与税收收入相比,非税收入的科目丰富,征收灵活。因此,在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下降时,挖潜非税收入是实现财政平衡的一种方式。
非税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2024年非税收入大幅上涨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中央单位上缴的专项收益显著增加;二是资产盘活带来的收入提升。
其中,中国烟草上缴的利税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为非税收入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部分增长因素来自各级政府盘活国有“三资”的收入。
2024年10月25日,财政部召开2024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提到,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约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长主要原因是地方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方式,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拉动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增长10.8个百分点。
地方非税收入详解
经济观察报梳理了已经披露数据的二十三个省份。二十三个省份2024年非税收入总计2.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其中,仅吉林和山西两省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此外,江苏、新疆、内蒙古、甘肃、浙江等省份增速排名靠前。
多个省份在披露数据时,解释了非税收入增长的原因。例如,2024年,吉林全省非税收入509.3亿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77.1亿元,增长62.5%,比上年增加较多,主要是各地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增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30.5亿元,增长41.6%,主要是自2024年1月1日起调整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计提政策,相应增加收入。
江苏省在解释1—5月非税收入增长为何达到27%时,也曾表示主要是“各级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形成的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收入以及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非税收入八成以上增量来自国有资源资产类非税收入增长。”
非税收入增长带来的隐忧
非税收入备受市场关注的原因之一在于其中的罚没收入可能对地方营商环节带来的破坏。罚没收入是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律法规过程中,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所取得的收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执法效果。然而,罚没收入的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逐利执法、以罚代管等现象,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公信力,也会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尽管罚没收入变化不构成非税收入上涨的主因,但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质量的影响仍值得关注。在两大动因中,中央企业上缴具有临时性,地方盘活国有资产的尝试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需要关注非税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资产盘活带来的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度的,随着后期可处置资产的减少,这一部分的增长动力可能会逐渐减弱。同时,专项收益的稳定性也值得关注,其增长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政策调整等。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非税收入增长策略,确保其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地方财政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