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易堂谈中医食疗: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养生智慧
焦易堂谈中医食疗: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养生智慧
“医(药)食同源,周代即有食医。”这是近代著名中医焦易堂先生在《食物疗病月刊》上的题词。作为曾任中央国医馆馆长的中医大家,焦易堂对中医食疗的历史渊源和现代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今天,当我们探讨中医食疗在现代的应用时,不禁要感叹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医食疗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从医院的特色药膳到电商平台的养生产品,从街边的中药奶茶店到家庭餐桌上的养生汤品,中医食疗正以多种形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款在大寒节气推出的药膳“百合红枣八宝饭”非常受欢迎。该院在十二节气的每个节气都研发推出了特色中药药膳,比如立冬时节端出的“高纤五黑豆面包”,小雪时节研发了“红枣芋泥小雪人”。这些药膳不仅受到患者欢迎,也吸引了不少普通市民前来品尝。
在产业端,药食同源相关链条也在不断延伸。走进四川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青台村的天冬产业园,一排排天冬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与活力。内江种植天冬历史悠久,天冬作为当地的道地药材,如今正焕发新活力。目前,内江市仅东兴区就有40余个天冬种植基地,已种植天冬5万余亩,除了粗加工,关于天冬的相关药食同源产品研发产业也初具雏形。
在健康养生成为年轻人消费新动能的当下,此次糖酒会上有不少展台贴出了“0糖”“养生”等标语。来自浙江的一家茶饮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无糖蔬菜青汁饮料。该企业销售负责人肖博说:“很多年轻人有健身的习惯,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我们要根据他们的习惯来推出新产品。在青汁中,我们还添加了中药材铁皮石斛粉。”
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消费榜单排名中,健康消费跻身年轻人消费意愿的第三名。另据2022年《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正身体力行地成为当下养生消费主力军,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其中,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
然而,在中医食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打着药食同源旗号的骗局,一些普通食品经过包装摇身一变,就成为售价高昂的保健品,还宣称有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等功效。此外,有些药食两用的中药需要在限定的适用范围和剂量内使用,如果随意食用,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专家建议,要想通过药食同源来补益身体,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体质,针对自身的体质来进行科学养生。同时,行业发展也需要完善相关规范,释放更多政策红利,让更多适宜的中药材能加入药食同源行业中,促进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随着公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深,药食同源类商品的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优良品质保证的老字号品牌,更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在这方面,一些老字号品牌也需要持续创新产品,并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内涵,适应新的消费趋势。
中医食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养生理念和实践方法,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焦易堂先生的时代到今天,中医食疗已经从传统的医疗手段,发展成为涵盖饮食、保健、预防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健康管理方式。其“未病先防”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不谋而合,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