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数字时代的皇家宝藏
故宫博物院:数字时代的皇家宝藏
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积极推动文物数字化工作,建立了“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在家中体验到故宫的宏伟建筑和丰富馆藏,感受古代皇家气息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此外,故宫博物院还定期举办各类展览和学术研究活动,致力于文物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个数字时代,故宫博物院正焕发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数字平台:让故宫触手可及
故宫博物院建立了多个数字平台,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故宫的魅力。其中,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设有中、英、法、俄、日、西多语种版本,包含参观服务、信息查询、全景游览、云逛展览、藏品欣赏、文化专题、故宫资讯等丰富内容。网站可同时适配PC端和各类移动端,满足海内外观众多元化访问需求。
针对青少年群体,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专门的青少年网站。该网站以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手绘的故宫地图、充满故事性的探索环节、各类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和有趣的动态漫画为特色,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数字文物库”是故宫博物院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库收录了超过百万件文物信息,并提供了10万张文物精细影像供观众观赏。用户可以通过检索和收藏功能,随时随地欣赏和研究感兴趣的文物。
“全景故宫”则运用全景摄影技术,将故宫的古建筑外景与原状内景制作成360度全景影像,打造了一个线上的实景故宫。观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线上以沉浸式的方式游览这座宏伟的宫殿。
“故宫名画记”整合了书画藏品的超清影像、学术论文等数字资源,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在线欣赏和研究的平台。而“数字多宝阁”则展示了12类文物的超高清三维模型,观众可以通过交互方式,全方位欣赏文物的细节。
虚拟现实:让文物“活”起来
2025年1月7日,由故宫博物院、京东方科技集团及腾讯联合主办的“‘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正式开展。这是故宫超高精度“数字文物”首次在苏州亮相,也是故宫博物院与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继2023年“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后的再次携手。
本次展览以“纹样”为主题,共设11个展区,通过沉浸式渲染、图像搜索等技术,提取故宫古建、陶瓷、织绣上的纹样,结合数字化创新,为观众呈现这些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当代艺术化诠释。
在展馆中庭区域,通过裸眼3D技术,数字文物的纹样之美得以全方位展现。脱胎于自然的莲花、鹭鸶、枇杷、鲤鱼等纹样在数字化光影中重焕异彩,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丰富想象在“‘纹’法自然”展区得以具象化。
“纹窗弄影”展区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故宫的宫墙之间,感受三交六椀菱花窗影旁的四季变换。“流光溢彩”展区运用动态光影,将云龙纹、海水龙纹、缠枝莲纹、蝠桃纹等经典纹样赋予生命力,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视觉效果。
“锦绣世界”展区以万花筒的形式,展示了乾隆款画珐琅团锦花纹盖罐等器物上的丰富纹样组合,将传统纹样化作绚丽多变的视觉奇观。“梦幻江南”展区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动还原了故宫倦勤斋的室内戏台区域,带领观众进入乾隆皇帝的江南梦境。
数字化成就: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建设成果丰硕。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故宫博物院展示了数字文物库、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虚拟现实剧场、文物对比鉴赏、鉴藏珍玩、御花园VR体验等多个数字展项,全面呈现了数字故宫的最新建设成果。
其中,“数字文物库”不断优化智能搜索引擎,每年以1.5-2万件的增幅持续向社会公开数字资源。“故宫名画记”新增超高清书画藏品300件、标注点1500余个。“全景故宫”上线多语种版本,满足世界各地观众的需求。
新增的“文物对比鉴赏”展项由四块超高清联动屏幕组成,观众可以选择藏品进行对比分析。“御花园VR体验项目”则通过高精度数字三维模型,让观众可以虚拟体验万春亭古建修缮、钦安殿祭祀、鹿囿喂鹿、澄瑞亭喂鱼等场景,成为最受欢迎的数字体验项目之一。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建设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便捷的参观方式,更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开辟了新途径。通过数字技术,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同时也能以创新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建设仍在不断推进。未来,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保护、研究和展示珍贵的文化遗产,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将与更多文化艺术机构合作,探索数字艺术文化的新领域、新形式,不断完善数字艺术文化建设体系,让数字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