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重庆龙门浩老街:百年古韵新貌
探访重庆龙门浩老街:百年古韵新貌
在重庆,有这样一条老街,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开埠历史,承载了百年的文化记忆,如今又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就是位于南岸区南滨路的龙门浩老街。
历史渊源:重庆开埠文化的见证者
龙门浩老街与渝中半岛上的湖广会馆隔江相望,这里没有洪崖洞的喧嚣,却同样有着不逊于洪崖洞的重庆韵味。老街与洪崖洞一样,依山势而建,但与洪崖洞几乎全是仿古建筑不同的是,龙门浩老街作为重庆开埠文化的见证是,这里拥有很多的清代古建筑,它们见证了重庆从一个内陆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
据工作人员介绍,老街有200多栋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有18栋为优秀历史文物建筑,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是重庆开埠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为什么叫龙门浩呢?据说与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有着极大的关系。相传北宋嘉佑元年,苏轼父子乘船准备去汴京赶考,当船至重庆(当时为恭州)时,忽见长江主流南岸段一条顺江巨大石梁被巧夺天工劈开,刚好可容船只进出,岸边有两条酷似龙头的巨石,于是令船夫驾船进浩。他们发现这里群山环绕、秀水相依、清雅明丽、市井繁华、田土丰茂、柴门书声、民风淳朴,甚是喜欢,苏轼视地形物貌将其命名为“龙门浩”,“龙门浩”便自此得名。
清朝末年,重庆被定为对外通商口岸,此后大量外国商船陆续到达重庆,设立了大量的洋行,而龙门浩码头便是当时重庆最重要的通商码头,是国外商船进入重庆的必经之地,也设立的洋行也最多。
后来重庆成为战时陪都,美、苏、英、法等30多个国家先后在重庆开设大使馆,其中原意大利大使馆、原美国大使馆临时办公楼、原美国大使馆酒吧、原美国大使馆武官别墅群、原比利时大使馆等就座落于龙门浩老街,而且这些老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
“龙门皓月”,是古代巴渝八景之一。据说每当月圆之夜,长江渔火点点,月光与波光交织,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赞美的诗篇,如张九镒的《渝州十二景龙门浩月》便是其中之一,“石扇划地轴,一涧流淙淙。谁将青玉镜,挂在苍鳞龙。俯看波上下,波静影相从。举头问清影,银蟾隔几重。”
修缮活化: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随着前来重庆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加上东水门大桥和轨道6号线、环线的相继建成,龙门浩老街也焕发了生机。众多的历史建筑得到了恢复与修缮,改造成书店、咖啡店、餐厅、民宿等,其硬件设施已不逊洪崖洞,文化氛围则更胜一筹。
如今的龙门浩老街,不仅成为外地年轻人慕名前来拍照打卡之地,还引来了不少重庆本地人来登高望远、逛街怀旧。在这里可以放慢脚步,泡一壶清茶,坐在临江一侧,看着江水悠悠,感受岁月静好。看着这里的老建筑,仿佛能与历史对话,了解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传奇故事。
游玩攻略:如何深度体验龙门浩老街
最佳游览时间
建议选择傍晚时分前来游览,此时既能欣赏到老街的白天风貌,又能等到夜幕降临后欣赏璀璨的夜景。晚上7点左右是老街亮灯的最佳时间,建议提前到达。
交通指南
- 地铁:乘坐地铁6号线或环线上新街站2号出口,步行约10分钟可达。
- 公交:乘坐338路、373路或375路公交车至东水门大桥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 自驾:导航至“龙门浩老街”,周边设有停车场。
必打卡景点
- 观景台:这里是欣赏东水门大桥和长江夜景的绝佳位置,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 福门:挂满红灯笼的福门,充满节日氛围,是拍照的好地方。
- 石梯街巷:老街的石梯和小巷充满了复古韵味,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重庆。
实用贴士
- 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因为老街依山而建,需要步行较多。
- 周末和节假日人流量较大,工作日前来可能体验更好。
- 不要错过老街内的特色小店和咖啡馆,它们往往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却别有洞天。
未来展望: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
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出台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重庆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编制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持续推进资源活化利用。
根据规划,到2027年,重庆将力争实现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达95%,文物博物馆A级旅游景区达到80家、接待人次占全市旅游景区总人数的10%,登记备案博物馆达150家、接待观众达4500万人次,文创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形成一批文化文物地标,基本建成中国文物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门浩老街正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现代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它不仅是重庆的城市地标,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融合,展现出重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