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羽毛球馆内18岁少年心脏骤停 医护人员上演"黄金四分钟"生死救援
淮安羽毛球馆内18岁少年心脏骤停 医护人员上演"黄金四分钟"生死救援
7月14日下午3时许,江苏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羽毛球馆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18岁男孩在运动后休息时突然倒地抽搐,心脏骤停。危急时刻,一群恰好在场的医生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生死救援。
监控画面显示,当时男孩坐在椅子上休息,与同伴正常交流。突然,他毫无征兆地倒地抽搐,同伴一时不知所措。幸运的是,现场有多名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打球。他们立即停下手中的球拍,迅速展开救援。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陈亮博士回忆,他发现男孩心脏已骤停,口唇发紫,气道受阻。医护人员迅速采取行动,开放气道,轮流为男孩做心肺复苏。与此同时,他们拨打医院急诊电话,安排护士将推床推到球馆楼下。
在场的医护人员包括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黄子明博士、科护士长王正梅、手术麻醉科张宙新医生、内镜中心护士刘欣等。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对倒地男孩现场抢救约10分钟后,男孩心跳恢复。随后,大家齐心协力将男孩从4楼转运到一楼的担架车上,紧急送往急诊科继续救治。
据男孩家人介绍,男孩此前患有癫痫。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黄子明分析,此次可能是剧烈运动诱发癫痫发作,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
目前,男孩已脱离生命危险,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这一成功案例充分体现了"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心脏骤停后的4-6分钟是抢救的关键时期,及时的心肺复苏和除颤复律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黄子明提醒市民,夏季在室内运动不宜时间过长,大量出汗时要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到通风处休息并更换潮湿衣物。同时,他建议市民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这起事件也再次凸显了普及心肺复苏知识的重要性。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其中90%发生在医院外。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在关键时刻就能像这些医生一样,成为生命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