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气象局:精准预警助力防灾减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气象局:精准预警助力防灾减灾

引用
中国气象网
14
来源
1.
https://www.cma.gov.cn/ztbd/2024zt/20241009/2024100907/202410/t20241014_6638842.html
2.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mtjj/202501/t20250109_6782964.html
3.
https://www.cma.gov.cn/ztbd/2025zt/20250103/202501/t20250106_6776910.html
4.
https://www.cma.gov.cn/ztbd/2024zt/20240517/2024051706/202405/t20240522_6283988.html
5.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mtjj/202407/t20240716_6420654.html
6.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406/t20240618_6359467.html
7.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08/content_283934.html
8.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mtjj/202410/t20241030_6665720.html
9.
https://www.cma.gov.cn/ztbd/2024zt/20240517/2024051707/202405/t20240520_6278163.html
10.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404/t20240401_6169250.html
11.
https://iap.cas.cn/gb/xwdt/zhxw/202412/t20241203_7450458.html
12.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3/content_6941161.htm
13.
https://www.camscma.cn/article/5327.html
1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3352

2024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对流天气袭击了江苏响水县。幸运的是,当地气象部门提前1小时50分钟发出预警,为政府部门和群众争取到宝贵时间,最终实现零伤亡。这一成功案例,正是中国气象预警系统不断进步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在提高天气预警准确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构建智能网格预报技术体系,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已达到89%,强对流预警信号提前量更是提升至43分钟。这些预警信息不仅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庄稼,也提醒公众合理安排出行计划,有效减少了气象灾害的影响。

01

技术创新引领预警能力提升

国家气象中心锚定科技创新赋能精准预报“龙头”作用发挥,在坚持数字技术赋能、业务导向引领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构建关键技术敏捷攻关和“小步快跑”迭代更新机制,推动基于物理规律和机理认识的传统技术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发展,基本建成较为领先的智能网格预报技术体系,为气象预报业务数字化升级、智能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在环境气象方面,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展3项重大科研项目攻关,5项成果实现业务转化,推动环境气象数值模式升级。同时,气象服务国计民生质效更显。近五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48.5%,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下降0.15个百分点。气象赋能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近10万法人用户,切实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02

“响水模式”创新基层预警机制

江苏省气象局坚持国省市县联动,不断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织密织牢传速快、覆盖广的预警传播网,建成强对流灾害防御政府主导、决策指挥更加科学、部门联动联防协作更加高效、全民防灾减灾能力意识更加成熟、社会灾害防御机制更加完善的强对流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开展了以“响水模式”为代表的实践创新,形成以递进式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为先导的信息高度共享、“叫应”高亮显示、指挥高层统筹、响应高效联动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模式,有效提升苏北龙卷风走廊市、县强对流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响水模式”充分发扬基层首创精神,打通临灾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米”,形成了地方政府主导的“气象吹哨、部门报到、集中指挥、多方协同”防灾减灾决策指挥体系,是基层探索高效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实践成果。

03

国际比较:优势与挑战并存

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涵盖短时临近预报、短中期预报、延伸期预报、全球预报、三维立体预报、多源融合预报等多个子系统,不仅实现了数据、算法、流程、产品和监控的全面自动化融合,还接入了自主研发的网格实况分析资料、再分析资料以及数值模式预报等资料,确保系统自主可控。气温和风等部分要素预报准确率高于国际同类产品。

然而,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预警送达速度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覆盖方面尤为不足。此外,自然灾害发生后,预警信息的“消息树”特别是“发令枪”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作用。

04

未来展望:构建全民早期预警体系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气象局正在组织制定《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综合我国气象科技水平、动员管理机制等各方面能力,形成“四大支柱”——灾害风险知识和管理、观测与预报、预警发布与传播、备灾与应对,进一步提升全民早期预警能力。

研究表明,实现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因此,构建更加精准、及时的气象预警系统,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气象预警系统必将在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