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鸭架+芝士片,丝粉泡面新吃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烤鸭架+芝士片,丝粉泡面新吃法!
引用
9
来源
1.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7459871/
2.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7400323/
3.
https://cookpad.com/tw/%E6%90%9C%E5%B0%8B/%E9%B4%A8%E6%9E%B6%E5%AD%90
4.
https://www.foodaily.com/newsflashes/12083
5.
https://k.sina.cn/article_6434030972_p17f7f857c00100ytwo.html
6.
https://m.qidian.com/ask/qvxdyzfzfam
7.
https://m.spdl.com/baike/12846.html
8.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7328840/
9.
https://k.sina.cn/article_6418772048_p17e96b05000100htub.html
想让泡面变得更有逼格吗?试试用烤鸭架熬制的高汤搭配丝粉泡面吧!再加上几片芝士,不仅味道浓郁,还能瞬间提升你的泡面体验。这种创意吃法不仅简单易做,还让你的泡面瞬间升级成一道美味佳肴。快来尝试一下这道令人垂涎的新吃法吧!
01
准备工作
首先,你需要准备以下食材:
- 烤鸭架1个
- 丝粉(方便粉丝)适量
- 芝士片若干
- 姜片15克
- 葱白15克
- 盐、胡椒粉适量
- 青菜或其他喜欢的配菜
02
熬制烤鸭汤底
- 将姜切片,葱白切丝备用。
- 锅中不放油,用中小火煸炒烤鸭架,使其出油。如果鸭架较干,可以适量放一点油。
- 在煸炒的同时,另起一锅烧热水。
- 当鸭架煸出香味后,加入葱丝、姜片继续翻炒。
- 倒入烧开的热水,一定要用沸水才能使汤色洁白。
- 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盖盖炖煮20分钟。
03
煮制丝粉泡面
- 在等待汤底炖煮的过程中,可以将丝粉用温水浸泡变软,剪成适口的长度。
- 20分钟后,向汤底中加入适量盐调味,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 放入青菜和泡软的丝粉,大火煮沸后关火,盖盖焖5分钟。
04
添加芝士片
- 在碗中预先放好葱花和胡椒粉。
- 将煮好的汤和丝粉慢慢浇入碗中,激发葱花的香气。
- 在面上铺上几片芝士片,利用汤的余温使其慢慢融化。
- 稍等片刻,待芝士完全融化后,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05
最后的成品
这道烤鸭架芝士丝粉泡面,汤色奶白诱人,烤鸭的香气与芝士的浓郁完美融合,丝粉滑嫩,每一口都充满了惊喜。不仅制作简单,而且营养丰富,绝对是你日常美食的新选择!
06
小贴士
- 烤鸭架一定要先煸炒出油,这样汤底才会更香。
- 芝士片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种类,如切达芝士或马苏里拉芝士。
- 除了青菜,还可以加入其他喜欢的配菜,如火腿肠、豆腐皮等。
- 如果喜欢更浓郁的口感,可以在最后撒上一些帕玛森芝士粉。
这种创新的泡面吃法,不仅让普通的泡面升级为一道美味佳肴,还让下厨变得充满乐趣。快去试试这个新搭配吧,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你的新宠!
热门推荐
东莞松山湖科学公园:以"绿量"带动流量,变身科技人才"会客厅"
法务部门如何有效规避商业合同风险
全面构建以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为核心的全时域网络安全体系
朗诵没感情如何训练,需控制和调动情感
5G通信技术的未来与应用前景分析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看完涨知识了!
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别再弄混淆!明确4大区别不怕分不清
崔颢经典诗词27首:从《黄鹤楼》到《长干曲》
2024全国千亿县盘点:昆山仍是“最靓的仔”,GDP最高增速8.2%竟然是它!
揭秘:中国古人如何起名?有五个原则、六条禁忌
问题驱动下的探究学习:五步教学法的创新应用
一种让你上瘾的饮料,正悄悄夺走你的寿命
“滑翔之翼杯”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总决赛圆满闭幕
人工智能在婚姻咨询方面的能力媲美心理治疗师
2024成都世园会闭幕:186天接待千万游客,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园会"
返乡过年寻找新春“烟火气”
你以为摸头是爱,狗狗却可能误会了!5个你不知道的狗狗心理秘密
美味满溢,一口甜蜜——探寻汤圆的魅力
外墙真石漆的施工方法和步骤正确方法
马来西亚文化探索者指南
养老保险扣除的方式是怎样的?这种方式有什么影响?
假面骑士Ex-Aid 全形态数据介绍:铠武玩家Lv.2!强力的秘传剑技
项目管理日常英文句型怎么写
在凉山,追繁花
网站设计中的视觉焦点设置:引导用户注意力到关键元素
汽车后视镜:调整角度有讲究
风水中的五行相生相克与商业环境的布置
象鼻山景区:桂林山水的瑰宝,等你探寻!
大学生活的全新体验:从校园环境到心理健康
2025年春社日是什么时候?春社日的历史渊源与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