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业绩未达标?这些扣工资行为违法!
销售业绩未达标?这些扣工资行为违法!
销售业绩未达标,公司能否随意扣工资?这是许多销售人员关心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企业在处理销售业绩未完成时扣工资需遵循严格法律规定。若企业随意扣款或超过法定比例(20%),则可能违反劳动法规。
销售业绩未达标,公司能否扣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则明确指出,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并可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这意味着,企业若要在销售业绩未完成时扣工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在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中明确约定业绩目标及未达标的扣款标准
- 扣除比例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 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哪些扣工资行为是违法的?
除了销售业绩不达标外,以下几种常见的扣工资行为也是违法的:
请假扣三倍工资:部分企业规定,员工请假时不仅要扣除请假当天的工资,还要额外扣除数倍于正常工资的费用。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员工请事假时,企业可按日工资标准扣除相应工资,但不得超出实际请假天数对应的工资额。
上班迟到扣工资:企业制定严苛的迟到罚款制度,一次迟到即扣除高额工资。迟到罚款需合理且符合公司规章制度,且该制度需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罚款金额不应过高,以免构成对员工财产权的侵犯。
给公司造成损失全额扣工资:员工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企业直接扣除员工全部工资作为赔偿。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绩效不达标扣工资:企业将绩效与基本工资挂钩,绩效不达标则直接扣除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与基本工资应区分开来。企业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调整绩效工资的发放,但不得以此为由克扣员工的基本工资。
员工辞职扣工资:员工提出辞职后,企业以未提前通知或未完成工作交接为由扣发工资。员工依法享有辞职权,只要提前通知并按照公司规定完成交接工作,企业无权以此为由扣发工资。
以捐赠为由扣工资:企业强制要求员工捐赠,并将捐赠金额从工资中直接扣除。捐赠应出于自愿,企业不得强制要求员工捐赠,更不得将捐赠与工资挂钩。
孕期产检扣工资:女职工在孕期进行产检时,企业以缺勤为由扣除工资。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依法享有产检假,产检期间应视为正常出勤,工资照发。
遇到违法扣款怎么办?
面对上述违法乱扣工资行为,员工可采取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协商:首先尝试与企业协商解决,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投诉: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介入调查并处理。
仲裁: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起诉:对仲裁结果不满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法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保护员工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应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合理制定薪酬制度,避免因违法扣款引发劳动纠纷。同时,员工也应了解自身权利,在遭遇非法扣款时及时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