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工程大学:四代机总师点赞的科研实力
空军工程大学:四代机总师点赞的科研实力
近日,我国某型四代机总师亲赴西安,对空军工程大学的科研项目表示高度认可。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空军工程大学在军事科研领域的卓越实力,也体现了学校在服务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空军工程大学:军校“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空军工程大学位于古都西安,是在中央军委、空军党委领导下的高等军事院校,是一所融工、文、管、理、法、军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原空军工程学院、空军导弹学院、空军电讯工程学院于1999年合并组建而成,现已成为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和对外开放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学校现有5个校区,占地8000余亩,下设6个学院,开设28个本科专业(方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编制现役教员1339人,其中高职教员705名、研究生导师518名。学校科研实力突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12项,在军事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许河秀教授:超材料隐身技术的突破
在空军工程大学的科研团队中,许河秀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尤为引人注目。许河秀教授是空军工程大学的教授/博导,国防卓青,青年长江学者,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他长期从事超材料/超表面理论与军事微波、红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防173、国科基金等课题15项,授权第1发明人专利40项。
许河秀教授在自然、科学子刊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50篇,论文谷歌引用8000余次。他被全球无线电联盟等权威组织授予国际青年科学家奖6项,获中国专利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奖一等奖(2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等多项重要奖项。
许河秀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于超表面全极化隐身技术。他提出2种基于各向异性超表面的确定性全极化隐身方法,旨在解决这一基本科学问题,推进完美隐身向国防工程应用。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国防建设:空军工程大学的使命与担当
空军工程大学始终坚持“军校姓军、姓军为战”的原则,将“能打仗、打胜仗”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全部办学实践中。学校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坚持为党育人、为军育才,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他们在航空航天、计算机、工程等领域表现突出,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毕业生们不仅专业知识扎实、技能过硬,还具备出色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空军工程大学的发展历程和科研成就充分展现了其在军事科研领域的实力和担当。学校将继续坚持“研为战、研为教”的导向,为国防科技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强军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