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306医院专家提醒:这些习惯最易导致脑供血不足
解放军306医院专家提醒:这些习惯最易导致脑供血不足
解放军306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提醒:脑供血不足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脑供血不足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此,预防脑供血不足,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脑供血不足的七大预警信号
脑供血不足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悄然出现,以下七个症状需要特别警惕:
睡眠障碍:夜间失眠、多梦,白天却昏昏欲睡。
肢体发麻: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严重时可能昏倒。
头晕耳鸣:出现短暂性眩晕、头重脚轻,伴有耳鸣或听力下降。
视力模糊:眼胀痛、视物不清,甚至短暂失明。
行走不稳:步态摇晃,手部动作不协调。
情绪变化:性格变得孤僻、抑郁或急躁。
记忆力减退:经常忘记刚发生的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
七种生活习惯,远离脑供血不足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水果蔬菜,选择鱼类、瘦肉等优质蛋白,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控制盐分,避免高血压。
适度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促进心血管健康。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害血管,过量饮酒影响心血管功能,应坚决戒除。
控制“三高”: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药,保持指标在正常范围。
维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管理压力: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自我检测,及早预防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可定期进行以下自我检测:
血压监测:高血压是脑供血不足的重要诱因,应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颈部检查:注意颈部是否有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及时排查颈椎问题。
视力听力测试:定期检查视力听力,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肢体协调性:观察双手是否能平稳持物,步态是否稳健。
预防胜于治疗,脑供血不足虽然常见,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解放军306医院专家呼吁,中老年人及其家属应提高警惕,关注身体变化,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远离脑供血不足的困扰。